盛夏时节,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猕猴桃产业带,只见一株株粗壮的藤蔓上绿叶葱郁,饱满匀称的果子压弯了枝头。丰收在即,果农们纷纷拍照,在微信朋友圈分享。
“莫博士,你看这种现象正常吗?”水城区东部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园艺师张荣全看得仔细,发现照片里少数果子上有小白点,便向贵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19级博士生莫飞旭求助。
“可能感染了软腐病,得实地看才能确定。”莫飞旭主动上门服务,带着4个小伙伴赶赴水城区。作为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猕猴桃团队负责人,他不敢有丝毫马虎,“的确就是软腐病,这种病是从果肉内部变坏,初期很难发现。当地已有10%的果树被感染,要是不抓紧防治,今年至少减产两成。”
莫飞旭的导师龙友华教授是贵州省猕猴桃产业首席专家,在他的指导下,莫飞旭团队很快制定出详细的防治方案,并被贵州省果蔬行业协会作为夏季管理技术要点发布给全省果农作参考。
“能用自己所学为群众解难题,感觉很自豪。”看到猕猴桃病害好转,莫飞旭终于放下心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发出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们得担起这份责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
从2017年开始,贵州大学启动实施“博士村长”计划,依托学校12个农村支柱产业专家团队,组建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硕士研究生为辅的实践队,投身产业扶贫、科技服务、人才支持等活动。
“‘博士村长’计划启动以来,我们已经组织300余支队伍、万余人次深入农村开展帮扶工作。”虽已进入暑假,贵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綦娅却一点没闲着,“现在有40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博士村长’实践队相继开拔,随时开展跟踪服务。”
“我们都是搞农业科技的,要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争做脚踏实地的现代农业追梦人。”纪达是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硕士生,也是“博士村长”生态渔业队队长,很快要带领团队赴都匀市开展都匀红鲤人工繁殖试验。“已经成功孵化出第一批杂交鱼苗,我们争取尽快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且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帮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