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麦机收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就能增产粮食25亿斤以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全链条减损,让粮食颗粒归仓,我们一定能把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不比收得快,看谁丢损少。”今年麦收期间,安徽省怀远县徐圩乡盛世兴农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尚林庆,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机收“大比武”。凭借新式农机和多年经验,尚林庆取得了“损失率低于6‰,每亩地多收40斤”的好成绩。“合作社种了1.212万亩小麦,按照机收每亩减损40斤算,能增产48万多斤、增收50多万元,产后减损就是增产增收啊!”尚林庆感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麦收获要经过农民数月劳作,闯过春寒、倒伏、病虫害等多重关口。为保障粮食安全,全国上下重农抓粮,广大农民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与汗水。然而,保障粮食安全,除了种植环节下大力气促进增产,做好产后减损同样重要。据测算,把小麦机收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就能增产25亿斤以上,潜力非常可观。
产后减损是个系统工程,要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发力。粮食成熟后,还要经过收获、运输、储存、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的餐桌,任何一个环节的“跑冒滴漏”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浪费。这就要求全链条协同发力,共同把好产后减损关。
看收获环节,今年各地提前升级农业机械、做好机手培训,广泛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取得了不错的节粮减损实效。看储粮环节,近年来我国推广建设了约1000万套储粮新装具,将农户储粮损失率由8%降至2%以下;通过建设智慧粮库,广泛应用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四合一”储粮新技术,国有粮食储备仓库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看运输环节,一些地方通过散装散存流转,使粮食运输损耗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看加工环节,一些企业采用稻米柔性加工等技术,有效减少了粮食加工过程的损失浪费,提升了粮食商品品质,一些企业挖掘麦胚、米糠、豆粕、大豆蛋白、大米蛋白等综合利用潜力,有效提升了粮食利用效率。
事实证明,做好产后全链条、系统化管理,减少粮食损失,效果不错、潜力不小。节粮减损相当于多耕种了一块块“无形的良田”,粮农尝到了增产又增收的甜头,积极性很高。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后减损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是一个关键。相对于单个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收割农机、储粮设施、运输工具都比较好,收粮、储粮技术也比较高。不少地方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通过为农民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了促进粮食产业提档升级和减少损失的作用。
今后,还要继续完善政策措施,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各环节协同发力,推进产后节粮减损工作再上新台阶。对于提升社会化服务而言,要规范管理,提升其服务带动普通农户的能力,也要通过完善机具设备补贴等政策措施,支持其发展壮大,带动更多小农户融入高效集约的产后减损链条,解决他们“丰收后的烦恼”。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全链条减损,让粮食颗粒归仓,我们就能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