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十五版)
467 赖宣治
赖宣治,男,汉族,1986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教师。
赖宣治带领山区孩子苦练跳绳技能,从乡村小操场跳到世界大舞台,为中国摘金夺银,为山区孩子点亮梦想。
2010年,学习篮球专业的赖宣治大学毕业后,来到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山区小学七星小学任教,成为这所小学首位专业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场地、运动器材非常缺乏,赖宣治就自己动手用锄头平整田径场,制作维修体育器材。2012年,赖宣治选择跳绳教学作为突破口,成立学校跳绳队。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专业跳绳训练的人,他四处搜集跳绳比赛视频,反复观摩练习,经过2年努力,探索出“独门秘功”——半蹲式跳法。在他的带领下,七星小学跳绳队不断取得骄人成绩:先后培养出33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11项世界跳绳纪录,荣获奖牌数超千枚,受邀参加G20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等活动演出。赖宣治和学生的故事被拍摄为纪录片和儿童励志电影《点点星光》,在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上被评为“小学生最喜爱的儿童片”,获评2021金鸡奖“最佳儿童片”。
赖宣治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68 管向东
管向东,男,汉族,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从医30余年,为我国重症医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管向东先后8次驰援武汉、喀什、沈阳、绥化、哈尔滨等地疫情防控工作。
管向东1988年开始从事重症ICU工作,带领医院的重症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打造成国内建设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重症学科之一。他牵头建立重症医学中心,并开创该专业在国内、省内的多个第一。他甘为人梯、立德树人,培养出100余位硕博士研究生,定期开办重症专业进修医生培训班,为华南乃至全国重症专业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
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指导组的医疗救治组国家级专家,他第一时间驰援武汉。他驻点雷神山医院,转战武汉多个重症收治点ICU、湖北各基层县市疫情定点医院和ICU。他主笔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全国各地,作为临床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实战依据。
管向东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入选“广东好人”。
469 樊锦诗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中共党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择一事、终一生,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1963年,樊锦诗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那时的莫高窟,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她克服严重水土不服引起的身体不适等困难,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
她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完成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规律和时代特征,为敦煌石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采纳。她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制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3部。由她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是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其它石窟寺遗址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借鉴。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率先建设数字敦煌档案,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如今,83岁高龄的樊锦诗还在为编写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殚精竭虑。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促成《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使莫高窟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
樊锦诗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她每次领完奖回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奖章、奖状、奖金。她认为,这些荣誉属于所有为莫高窟作出贡献的人。
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改革先锋”、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470 戴明盟
戴明盟,男,汉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
戴明盟入伍30多年来,先后飞过16种机型,作为我国第一批航母舰载机试飞员,创造了歼—15舰载机试验试飞的多项纪录,被誉为功勋飞行员。
戴明盟1990年通过层层考核,成功招飞入伍,逐步成长为优秀战斗机飞行员。舰载机上舰飞行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面对安全和技术的双重挑战,他毅然选择成为一名舰载机飞行事业的开拓者,无论任务多么繁重、情况多么危险、考验多么严峻,都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全力以赴投入舰载机试验试飞工作。
担负舰载机试验试飞任务后,戴明盟带头飞开创性、高难度、高风险课目,出色完成超负荷、大密度、高强度科研试飞任务。在一次地面阻拦试验中,因地面设备故障导致歼—15舰载机面临失控危险,他作为现场指挥员,凭着丰富经验,果断指挥试飞员成功处置重大险情。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第一个驾驶歼—15舰载机在航母上成功实施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实现了我国固定翼飞机由“岸基”向“舰基”的历史性突破,他也成为我国驾驶舰载机着舰起飞的第一人。
为熟练掌握各项试验试飞课目的技术要领,戴明盟先后进行多型飞机技术探索飞行,全程参加歼—15舰载机的原理验证、定型试飞,所学所训课目成绩全部优秀,顺利通过舰载机航母资格认证和着舰指挥官资质认证。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他以“首次做对做好、每次做精做细”的严苛标准,一次次研究规划航线,一遍遍进行验证试验,有时为了一个操纵细节,他会反复演算几百遍、飞行几十个架次。此外,他还成功探索了我国舰载机飞行员的有效培养模式。
戴明盟荣立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荣获“改革先锋”、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471 糜 林
糜林,男,汉族,1963年8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苏省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他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默默耕耘者,助力茅山老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把科技成果推广到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17个县,33年来累计帮助农民增收10亿多元。他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奋斗者,创新应时鲜果技术50多项,育成果树新品种7个。糜林心系农民,脚踩泥土,用生命托举起农民的致富梦想。
上世纪80年代,镇江农业仍然以大田作物为主,丘陵岗坡地,灌溉成本高,农民生活贫困,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结构。那时,农民对果树栽培技术一无所知,急需专家指导。糜林从日本引进无花果、甜柿、沙梨等种苗,开展适应性研究。随着市场和农民需求的变化,糜林团队先后为茅山老区农民引进了猕猴桃、大樱桃、蓝莓、杨梅等品类。糜林直接指导过的农户达1000多户,面对面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每年助农增收6000多万元。
哪个地方穷,他就往哪里跑。汶川地震后,糜林作为江苏援助汶川重建队伍项目组组长,先后28次往返于江苏和四川,推动建成“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他指导的沙梨种植园成了远近闻名的水平棚架标准示范园。2017年6月,糜林将最新草莓品种、技术带到重庆铜梁太平镇,带动当地农民种植草莓2000余亩,平均每亩增收3万余元。2018年6月,他来到贵州省沿河县向农民传授果树种植技术,三天三夜跑了17个自然村。随后1年多,他又对沿河县及周边市县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
每逢灾害天气,他总是及时电话提醒,主动上门帮忙,没吃过农民一顿饭。他生前最后一本日记本记录着每天超12小时的工作量。半口牙掉了近两年,他没时间去看;体检结果需复查,他没有时间去,即便是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在病床上仍惦记着农民朋友菜地果园里的事,直至2020年2月病逝。
糜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501 万芝利
万芝利,女,1980年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护师。
万芝利把老干部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老干部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诚恳态度和娴熟技能,真情呵护、真心守护老干部生命健康,被老干部誉为健康守护者。
2001年,万芝利从医学院毕业后,应聘到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工作。其间,她经常接触前来看病的老干部,他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她。怀着敬重和景仰,2007年,她主动申请到干休所工作。14年来,万芝利几乎每天巡诊巡访老干部20余户,在干休所和医院之间来回跑七八趟。她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练就“一扎准”“一口清”“一查明”的医护技能,参与老干部医护抢救百余次,无一人因处置不当留下后遗症,无一人因诊断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为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她十几年来坚持到军地医院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等10余个科室跟班学习,深入学习研究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等。百岁抗战老战士吴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万芝利经常去吴老家唠家常,给他读报刊、剪指甲,连儿女都认不出的吴老一见到万芝利便笑呵呵地叫“小万”。万芝利主动承担老干部心理疏导工作,经常与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疏解他们的忧虑,许多老干部都把她当成亲女儿。
为了让老干部学会使用网络、方便生活,2016年万芝利倡导组织“离退休E生活”培训,手把手教老干部微信聊天、网上购物交费等技能。因疫情防控形势需要,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万芝利协调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建立老干部微信联络群,拓展代购服务功能,及时解决老干部的生活物资采购需求。在她的提议下,所里还开展了一系列线上文化活动,开设书法、京剧、文史等视频课程,让老干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万芝利荣立二等功1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等称号。
502 王日芳
王日芳,女,黎族,1961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高石村村民。
夫家二哥重度残疾,家庭支离破碎,她悉心照料;婆婆卧床不起,她任劳任怨照顾;丈夫罹患肺病,她不离不弃护理;孙子确诊红斑狼疮,她用心陪伴。王日芳用真情维护着家庭温暖,点亮了亲人生命的航程。
王日芳与丈夫结婚没多久,夫家的二哥遇上一场大病,落下重度残疾,二嫂改嫁,剩下无人照顾的二哥和二哥的小女儿。王日芳担负起照料老小还有一个重度残疾人的重担。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但王日芳对侄女视如己出,在生活上、教育上非常上心。这一照顾,便是整整11年。
二哥过世后,婆婆受到打击,病倒后卧床不起。既要照顾重病在身的婆婆,又要供养子女和二哥的女儿上学,生活非常困难,但王日芳没有退缩,照顾婆婆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做可口的饭菜,帮她洗漱更衣、端屎接尿、换洗床单、擦洗身子,全心全意为婆婆付出。
在婆婆离世的第二年,丈夫被确诊患上肺病。王日芳每天尽心尽力照顾丈夫。之后,孙子又被确诊为红斑狼疮,王日芳四处寻医问药,悉心照护陪伴。王日芳全心全意关爱家中老人小孩的善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生活中,王日芳悉心照顾家人;在工作岗位上,王日芳尽职尽责、关心帮助村民,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和赞赏,被推选为高石村委会妇女主任。在她的引领下,当地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孝老爱亲典型,形成良好风尚。
503 王玉华
王玉华,女,汉族,1962年3月生,天津市南开区学府街道月环里社区居民。
结婚后,王玉华夫妇就和肢体二级残疾的婆婆、智力一级残疾的小姑子生活在一起。为更好照顾家人,她放弃工作,挑起家庭重担。20多年来,她用善良的心温暖家人,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好儿媳。
有一次,婆婆泌尿系统感染,发高烧住院治疗1个多月,王玉华寸步不离守在老人床前,喂水、喂饭、喂药,医护人员和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女儿。每当护士来换药时,都夸赞老人好福气,有一位孝顺的好女儿。老人总是对大家说:“我的确好福气啊,她不是我女儿,却比女儿还要亲,她是我的儿媳妇。”
婆婆现在80多岁了,身体偏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很多时候都是坐在床上,缺少运动。王玉华每天为婆婆翻身、活动手脚、按摩,变换着花样做老人爱吃的饭菜。闲暇时,帮老人梳头、捶背,陪着老人说话,哄老人开心。每当老人排便不畅时,她从不嫌脏,总是亲手清理,及时换洗衣物,用自己的辛苦换取老人更多的舒心、快乐。
患智力残疾的小姑子没有行动能力,常年卧床。王玉华每天起床,就开始为小姑子忙活,穿衣、洗脸、漱口、喂药、喂饭,傍晚为她洗澡泡脚,擦洗按摩,日复一日,从不让小姑子受一点儿苦。
王玉华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经常挤出时间帮助居委会张贴宣传海报、清整楼道堆物、捡拾小区垃圾。疫情防控期间,王玉华还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小区租户情况、排查外地进返津人员、参加小区出入口防控值守。大家劝她早点儿休息,她却幽默地回答:“我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岗位,得好好珍惜啊!”
王玉华入选“天津好人”,其家庭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家庭。
504 王 伟
王伟,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双河北里社区居民。
王伟多年如一日,照顾重病妻子,细致入微、不离不弃,被称为情深义重的“好丈夫”。
1996年1月的一天,妻子突然晕眩倒地,一查是突发脑出血,虽保住生命,但却留下后遗症,丧失行动能力。从此,王伟日复一日带妻子治疗。慢慢地,妻子行动能力有所恢复,甚至还能做点家务。但2007、2008年,妻子又接连两次脑出血,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丧失自理能力,第二次在ICU进进出出、病危通知书下了一张又一张。王伟知道,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医生提醒他做好最坏准备,但王伟执着坚持救治。
从那之后,王伟穿梭于厨房、病榻,每天给妻子制作流食,以便鼻饲。秋冬季节,他用棉签蘸着水给妻子擦拭嘴唇,处理大小便。为避免肌肉萎缩和生褥疮,他勤给妻子翻身、擦身、换被褥。随着家庭开销日益增加,他找了份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忙时,就拜托年迈父母照看妻子,收车后立刻回家照顾病妻。那段时间,他体重下降,脸色疲惫,但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有他的精心照料陪伴,妻子从未生过褥疮,腿脚萎缩也不明显。
王伟家庭的境遇和困难,引起了各级党组织、原单位和社区的关注。每逢过年过节,区里、街道和原单位都去探望他们,给予经济帮扶、精神抚慰。
2020年12月,妻子再次发病离开人世,王伟强忍悲痛办理完爱人后事。考虑到妻子是独生女,他又肩负起照顾患病老岳父的责任。
王伟荣获“北京榜样”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05 王春仙
王春仙,女,汉族,1955年5月生,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侯城乡惠安村村民。
39年来,王春仙照顾已故哥哥的3个孩子,含辛茹苦、无怨无悔,抚养他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自己却至今未婚,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好姑姑。
1982年,短短几月间,王春仙的哥哥去世,嫂子精神失常,留下3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她看着可怜的侄子侄女,毅然扛起抚养他们的重担,用柔弱肩膀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那年,27岁的王春仙还没结婚,扛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带着3个孩子艰难生活。粮食不够吃,经常靠邻里和亲戚接济。孩子们的衣服鞋袜,都是周围好心人送的,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当时的家庭收入微薄、入不敷出,她就养了猪和羊,每年能卖几百元。此外,她还到处接散活、打零工,从来不怕吃苦,就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王春仙勤俭度日,白天拼命打工、种地、养猪,晚上缝缝补补、洗衣做饭,拉扯3个孩子长大。
她为了孩子,一直未嫁。其间,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一听说拖着3个孩子就都犹豫了。要让她丢下孩子外嫁,王春仙坚决不答应。一来二去,王春仙也就打消了结婚的念头。看着3个越来越懂事的孩子,抚养好他们,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虽然辛苦多年,但王春仙从未想过放弃。后来,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一家人不再为吃穿发愁。接着,她的两个侄子又先后出去打工,家里收入也增加了。这时,王春仙又把心思放在孩子们的婚事上。她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盖起新房。如今,两个侄子先后娶了媳妇,侄女也已出嫁,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都很感恩,将姑姑当作亲生母亲一样孝敬侍奉。
王春仙荣登“中国好人榜”。
506 扎西央宗
扎西央宗,女,藏族,1973年12月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村民。
扎西央宗无微不至地照顾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丈夫,不离不弃,谱写一曲藏汉民族一家亲的美丽乐章。
扎西央宗和丈夫王勇曾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们陷入困境。2013年5月,正在工地干活的王勇突然倒在了地上。扎西央宗带着王勇辗转山南、拉萨等地治疗。然而,王勇病情不断恶化,由双耳失聪发展到双目失明。面对经济的窘迫、抚幼的重担、父母的担忧,扎西央宗没有被吓倒,一边抚养孩子、照顾丈夫,一边挑起家庭的重担。
丈夫不愿拖累扎西央宗和孩子,几度动起轻生的念头。两个孩子也要求辍学,帮着照顾父亲、挣钱养家。扎西央宗坚决不让儿女辍学,她白天在家照顾丈夫,下午6点左右给丈夫准备好晚餐后,再骑电动车到市区进花、卖花。很多时候要卖到凌晨,休息三四个小时又要起床照顾丈夫。这样的艰辛生活,扎西央宗坚持了好多年。
付出换来回报,她把丈夫照顾得贴心周到,两个孩子也都考上了大学。如今女儿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全家实现脱贫。
扎西央宗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其家庭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最美家庭。
507 计棕英
计棕英,女,汉族,1936年1月生,陕西省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村民。
计棕英照顾双目失明的小叔子长达65年,屡遭家庭变故,仍坚强面对,始终不离不弃,被誉为“最美嫂娘”。
1953年,计棕英嫁给丈夫的第二天,公婆嘱托她:“你是当嫂子的,弟弟年纪小,眼睛看不见,以后你多照顾他。”于是,她开始长达60多年照顾小叔子的历程。那时,计棕英一天出三次工,晚上还要回家操持家务。白天在外干活时,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小叔子,见缝插针回家照看,给他做饭、洗衣。在嫂子的照料鼓励下,小叔子学会吹笛子、传唱说书,还在生产队当上了饲养员。
上世纪90年代,计棕英家庭屡遭变故。先是婆婆去世,计棕英的三儿子又因意外身亡,丈夫因亲人离世深受打击,也于1994年撒手人寰。接连失去三位亲人,悲痛不已的计棕英,没有忘记公婆、丈夫的叮嘱,一边拉扯自己的6个儿女,一边照顾小叔子。晚年时,计棕英多次拒绝跟随儿子到县城生活,坚持留在村里照顾小叔子。2018年1月,75岁的小叔子因病去世。计棕英用65年的不离不弃,书写了家庭亲情的感人故事。
她的故事成为街坊邻里的美谈,也深深涵养着大家庭的美好家风。如今85岁的计棕英四世同堂,一大家人过得和睦幸福,孩子们个个孝顺。计棕英的子女们争先恐后赡养老人。老人的小女儿以母亲为榜样,孝敬公婆,被评为当地的“好媳妇”。
计棕英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508 央 宗
央宗,女,藏族,1973年4月生,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山南供电公司职工。
央宗对残疾丈夫不嫌弃、对家庭不抛弃,用行动默默诠释对爱情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情的守护。
央宗丈夫杨显斌,在1999年12月的一场意外触电事故中受伤造成双臂高位截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那时孩子才一岁多,匆忙把襁褓中的儿子交给亲戚看管,她陪护丈夫住院治疗。突然从一个壮年男子成为重度残疾人,丈夫一时难以接受。央宗找到医生护士,学习护理、制作食物和心理疏导知识。她每天配合医生给丈夫抽脓水、换纱布,陪丈夫聊天,鼓励他坚定生活的勇气。丈夫病情好转可以下地走路了,为帮助丈夫练习平衡能力,她用弱小的身体当支点,帮助他一步步往前挪动。那段时间,她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22年来,央宗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精心设计便于丈夫生活自理的小工具。央宗的坚强与乐观、关爱与帮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儿子自立、自强、自信的好品质。2016年,儿子考上了大学。
央宗不仅是好妻子、好母亲,也是体贴入微的好儿媳。虽然她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总是抽出周末时间陪婆婆聊天,帮婆婆打扫房间、洗衣服、做饭。
2013年,公司为了照顾这个特殊家庭,给央宗调整了工作,让她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丈夫。她感恩组织,友善朋友,工作中脏活累活抢着干,能帮同事的都尽力帮。工作和生活中她都乐观坚强。
央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
509 冯玉琴
冯玉琴,女,汉族,1971年6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康养中心副院长。
冯玉琴十九年如一日,把康养中心当成家,把老人当成亲人,尽心尽孝,被老人们称为“贴心闺女”。
冯玉琴所在的康养中心,服务照料104位特困供养人员。她教育引导全体员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像对待亲人一样精心照料每位老人。她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力求做得更好。一位老人患血管瘤,病危期间,冯玉琴就像照顾父母一样,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有4位老人长期瘫痪在床,她每天都要去查看护理情况,主动帮助老人洗澡洗脚、换洗衣服、翻身擦身,老人们虽然长期卧床却从未出现过褥疮。冯玉琴的真情付出,换来老人们的信任。
有位老人刚来时性格偏激、脾气暴躁,经常动手打人。冯玉琴总是及时赶到现场,先安抚老人情绪,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与他交谈,经过多次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终于使老人逐渐改掉了坏脾气。后来,老人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其他老人聊天散步,还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冯玉琴针对老人们的特点,先后建立多种文体小组,开展下棋、打牌、健身、唱歌、做手工等活动。每逢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她都会组织老人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比赛和节日会餐,每月邀请社会组织和文艺团队为老人举办文艺节目表演,康养中心经常充满欢声笑语。
冯玉琴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宁夏好人”。
510 乔来生
乔来生,女,汉族,1955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布哈岱村村民。
她是一位伟大母亲,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抚养两个失去双亲的侄子长大。她二十八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大侄子,给予他最温暖、最珍贵、最特殊的“母爱”。
1993年,乔来生的小叔子和妻子因意外去世,留下年仅3岁的双胞胎侄子,其中大侄子还因高烧患上脑瘫。看着两个无依无靠的侄子,乔来生毅然决定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为治好大侄子的病,乔来生和丈夫四处寻医问药,花光家中积蓄,就向身边的亲戚借。治疗费用使家里入不敷出,日子更加清贫。不幸的是,大侄子6岁时,病情加重,只能躺在床上或倚靠在轮椅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每天,大侄子的吃喝拉撒、穿衣睡觉,全靠乔来生照顾。因为常年操劳,乔来生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但她却从无怨言。一万多个日夜,大侄子对于婶娘的无私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人劝过乔来生,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减轻点儿负担。可乔来生说:“那哪行!他在我身边我才放心。”一句简单的话语,承载着乔来生二十八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承载着一份特殊且珍贵的“母爱”。
乔来生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入选“内蒙古好人”。
(下转第十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