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执行搜救任务1190起,救助1561名遇险人员,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

海上救援,风口浪尖的考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本报记者 白光迪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09日   第 11 版)

  核心阅读

  和时间赛跑,为救援奔忙。自2001年成立以来,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在责任海区成功救助1561名遇险人员。作为专业从事海上搜救工作的空中救助队伍,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做好随时出发救援的准备。

  

  上午11时左右,东海海域,闽霞03220渔船上一名船员不慎被钢索伤着了头部和眼睛,顿时血流不止,情况危急。

  “先包扎伤口,快打12395!”“12395”是全国统一水上遇险求救电话。此时船只离岸较远,返航会延误伤者救治时间,船员们期盼着海上救援。

  没过多久,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一架救援直升机出现了……和时间赛跑,为救援奔忙,这是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工作日常。

  “救生装备有30斤重,刚开始很难驾驭”

  当闽霞03220渔船的船员看到救援直升机到达后,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对于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队员而言,快速到达现场,只是救援的第一步。

  救援直升机在遇险船只上空盘旋片刻后,救生员常德彪从舱门飞身跃出,降落到甲板之上。常德彪一边环顾船体情况,一边询问船员伤情。直升机迅速放下套索,常德彪一边抬头观察,一边紧紧抱着伤员并尝试唤醒他的意识。不一会儿,伤员被送进机舱,直升机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

  快速熟练的救援,离不开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光是穿救生员工作服,就是不小的挑战。救生员工作服需要防水隔温,因此外层非常紧实,颈部采用套头式设计,记者试了几次都没把头钻进去。费了一番力气后穿戴整齐,才发现起立下蹲都十分吃力。活动了不到5分钟,记者就已经有些喘不上气。“救生装备有30斤重,刚开始很难驾驭。”常德彪说。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救生员,首先要掌握的训练科目就是摆腿。”记者挂在绳索上,双脚逐渐离地吊在空中,担任救生员教员的王新圻用手旋转绳索。“摆动双腿,身体停止转动!”正高速旋转的记者虽然听得到口令,但真执行起来,身体还是不听使唤地旋转着。回到地面的那一刻,顿感眼冒金星、头晕目眩。

  “海上风浪很大,这样反复训练,就是要锻炼身体的控制能力。”王新圻介绍,救生员在救援过程中常常要直面危险,需要通过吊索下到甲板或海域进行面对面搜救,同时还要判断周围情况,给机组成员反馈。“只有努力训练,才能救更多人。”王新圻说。

  聂敏辉是去年加入救生员队伍的新人,“我当时看到招聘信息时,就非常喜欢这个岗位。”小聂挠了挠头,“辛苦点没关系,希望尽快练好本领,在搜救中承担更大责任。”

  “当救起第三个人时,救生员嘴唇已冻得发黑”

  “训练马上开始,请各部门待命!”穿戴好装备,记者以备份救生员的身份参与了飞行队的救生训练。直升机桨翼飞转,强大的气流让队员们只能弯腰靠近机身。一阵轰鸣声,直升机缓缓离开地面,短短数秒便直入蓝天。

  到达“搜救地点”后,紧张的“搜救”工作随即开始。

  “绞车手,观察周边环境。”

  “收到,风力、云底高、能见度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指令一一下达,队员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一名全程在机舱执行任务的绞车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前三,后六,可放吊索。”绞车手通过挂钩将自己与飞机机舱底部相连,左手握住绞吊手柄,右手把住舱门,身体探出机舱,不断观察绳索状态和救援进展,随时控制绳索方位。

  从事海上救助工作17年之久,唐林已经成为一名资深绞车手。“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绞车手需要将机身周围情况,分别反馈给飞行员和救生员,做好搜救的调控指挥工作,不仅要有技术和力量,还要有判断和应急能力。”唐林说。

  8年前,在完成例行任务后,队员们接到紧急任务,要去20海里外开展救援。唐林回忆,当天海水温度很低,由于临时执行任务,情况超出预期,救生员下水救援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当救起第三个人时,救生员嘴唇已冻得发黑。”唐林至今仍有些心疼队友。自此之后,只要飞机起飞,除了做好例行的准备工作外,唐林都会多想几个预案,携带全套的救援设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危险不计其数,可唐林从未想过转行:“给他人带来安全感,苦点累点没什么。”一次训练结束后,一位老人来到队里向他致谢。原来,在10年前的一次救援任务中,这位老人正是当时被救的伤员,老人来到队里就是为了说一声“谢谢”。“那一瞬间眼眶湿了,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平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唐林总是满心自豪地说,“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在部队保家卫国,现在于危难之中给人援手。”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救些人”

  “温度、压力。”

  “正常。”

  “空速管是否加温。”

  “空速管已加温。”

  …………

  起飞前、飞行中、着陆前、着陆后,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飞行员都要对直升机进行各种系统检查,包括火警、综合电子仪表灯等多项重要检查。“在飞行中,检查时间很有限,训练时就要把飞机的每一个部分都牢牢印在心中。”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搜救机长宋寅说,刚开始学习时,光为了弄懂直升机飞行术语和名词,她就用了整整3个月。

  “飞的时间越久,就越小心谨慎”,这是宋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海上天气变幻莫测,不稳定气流、低云……每次出任务都是全新的考验。“我们进入云层后,要依靠仪表飞行。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还需要迅速判断、果断反应。”宋寅说。

  相较于普通航线飞行,搜救飞行需要在遇险船只或人员周围进行巡查,进而悬停、施救。但船在大海中无法保持绝对静止,飞行员需要不断地调整飞行姿态。“驾驶舱的一次细微偏移,在海风海浪的加持下,最后可能就会导致十几米的偏差。”宋寅说。尤其是夜间海上搜救,更是挑战重重。暗夜里,没有任何参照,如果对周边的障碍和远处的地形不了解,危险会随之靠近。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队员的工作信条。

  据了解,自2001年成立以来,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在责任海区共执行搜救任务1190起,搜救任务飞行总时间达6189小时,成功救助1561名遇险人员。

  作为我国第一批搜救直升机飞行员,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队长郭正伟很自豪:“20多年来,咱们国家海上搜救力量越来越强,救援水平越来越高,我们更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做好随时出发救援的准备。作为参与海上搜救的飞行员,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救些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