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19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

史诗追求 激荡心灵

刘淑欣(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9日   第 08 版)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剧照。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书写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丽史诗,以厚重的历史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在史与诗的交汇中,完成一次对党史、国史、军史的艺术再现。

  《光荣与梦想》为我们搭建了一条通往人物内心的桥梁。它以视像化手段创造艺术真实,构成了对光荣与梦想的历史真实的魅力书写。故事开始于1982年,在修缮杨开慧故居时,人们于墙壁中发现了杨开慧烈士1928年和1929年的文稿。此时已是杨开慧牺牲52年之后。时空跳转到1973年,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走到书桌前,手捧杨开慧与3个孩子的照片,泪水溢出眼眶。闪回镜头是毛泽东的回忆: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英勇抗击日寇、解放全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毅然出兵抗美援朝,赢得“立国之战”。

  这样独特的叙述视角,为《光荣与梦想》奠定了创新表达的基础,也使其具有浓厚的诗意。此后,整部剧按时间线索,遵从“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突出艺术真实等方面做了新的尝试。以细腻的笔法,将宏大历史与个人叙事有机结合,把伟人情感和中国人民的情感衔接起来。

  《光荣与梦想》中,杨开慧被如临大敌的军警队押赴刑场,她走过街道,在挚友和百姓痛心的注视之下,慨然赴死。刑场上桃花落英满地,杨开慧仿佛看到毛泽东向自己走来,二人完成了最后的诀别。这神来一笔,使二人的情感具备了艺术的完整性,表现出革命者的崇高情操。也许这正是史诗不同于历史的地方:史诗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光荣与梦想》一剧采用新的叙述角度,观照伟人的情感世界,以诗意化的手法、视像化的手段,将那些通常淹没在大历史大叙事中的崇高美好的情感呈现于观众面前,直达观众内心。网上观众纷纷通过弹幕对话表达观剧感受,有句话尤为令人印象深刻:“100年之后的80后、90后,看100年之前同为年轻人的革命者。”这就是共情共鸣。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所揭示的历史理性,也净化和升华了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