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涛头村——

鲜货销路好 增收路子宽(沿着高速看中国)

本报记者 窦瀚洋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5日   第 01 版)

  天微微亮,一辆满载青蟹的货车缓缓驶出沈海高速三门收费站,驶向上海。

  “车上有我家的青蟹咧!”家住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的林后招是青蟹养殖大户,他自豪地说,今天装车的这批老早就被预订,价格也不错。“这次一共卖了5000多元。”

  林后招告诉记者,自己养殖青蟹有年头了,得益于良好的水土条件,三门出产的青蟹壳薄螯大,肉质细嫩鲜甜,很受顾客青睐。

  但早年的涛头村路不好走,从村里去县城还是黄泥路,如何把青蟹卖出去成了难题。“那时每天挑着几十斤青蟹先步行两里地,再搭40多分钟农用三轮车到县城的青蟹市场。路上颠簸,青蟹就会折损。”

  “要是给宁波、温州运送青蟹,路上时间就得四五个小时,赶上天气不好,一趟下来折损非常大。”林后招说,涛头村的小海鲜虽然鲜美,但运输成本较高,影响了养殖户的收入。

  2001年,高速通车,从三门县到宁波只需1个多小时,到温州不到两小时。交通方便了,林后招家的海鲜一下子打开了销路,越来越多的客商直接上门收购,养殖规模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现在的40多亩,一年下来,光海鲜养殖就有近50万元的收入。

  涛头村党总支书记林后宜告诉记者,全村现有260多户水产养殖户,近九成村民都在从事养殖产业。这些年,村里持续推行生态养殖,对饵料、排水等进行统一管理,逐渐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养殖方法。2020年,全村养殖收入约1.8亿元,人均收入达8万余元。

  三门小海鲜名扬海内外,不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回乡创业。

  2018年,在外地工作的王卫林回到涛头村,成立了大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做海鲜批发、零售与出口生意。这两年,公司线下批发与线上零售并重,海鲜买卖越来越红火。在他看来,自家生意的成功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运输,“我家一年的线上销售额就超百万元。”

  像涛头村一样,如今三门县有近六成村子都搞起了海鲜养殖,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300余万元,海鲜年销售额超50亿元。

  “沈海高速的开通让三门海鲜有机会运往全国各地,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林后招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