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1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104岁、77年党龄支前民兵董长松的后代讲述——

这是父亲一辈子的荣耀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0日   第 20 版)

  董长松。

  淮海战役中的支前小车,由江苏农民捐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父亲是贫苦农民,兄弟5个中他排行老三。他从小缺衣少食,由于家里穷,爷爷奶奶只能把最小的儿子送给别人抚养。为了补贴家用,父亲12岁时就给地主家打短工、放牛。

  1938年,日寇入侵沂蒙山区,21岁的父亲被抓去当了苦工,给敌人修筑碉楼和公路。他一天只允许吃一顿饭,被痛打和折磨却是家常便饭,一次搬运石块时由于动作慢了点,便横遭一顿毒打。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趁着敌人不备,侥幸脱逃。在路上,他亲眼看见日寇杀害了一名无辜村民,只是因为这位村民不肯带路。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他。那时起,他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加入党的队伍,与父老乡亲们一起赶走日本侵略者。那一年,他找到抗日游击队,加入了民兵组织。

  1944年的4月,父亲终于如愿加入党组织。那天,入党介绍人对他说:“从今往后,你是有组织的人了,今后多带领群众为队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这句话,他记了一辈子,也努力了一辈子。

  1945年3月,日寇对沂蒙山区再次实施“大扫荡”。那时父亲已是一名民兵排长,他主动请缨,带领周边群众拥军支前。他一边发动群众,一边收集拥军给养,然后由我的大伯父负责带队,送往八路军指定的地点。父亲说:“我们没黑没白地走村串户凑军粮,嘴说干了,腿跑累了,但这比起上前线的战士们都不算啥。”

  “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说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咱沂蒙山区的老百姓拥军支前。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地区人口约420万人,其中就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拥军支前。沂蒙人民用小推车,将物资源源不断推到前线,我的父亲董长松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带领40多个民兵支援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打淮海战役时正值严冬,寒风呼呼地刮着,敌机不断地狂轰滥炸,民兵们就推着小推车边躲边走。累了,在路边轮流打个盹儿。饿了,简单吃点红薯、高粱面。渴了,砸块河沟的冰块含在嘴里。鞋子跑掉了,顾不上回头去找,脚磨出了血泡,也没心思坐下来歇一歇……就这样,他们辗转数百里,终于把军粮送到了前线,送到了子弟兵手上。

  从小听父亲讲这些往事,我们常常问他当年怎么发动大家,这么苦这么危险为啥能坚持下来。父亲说:“共产党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咱搞好给养保障,就是让人民军队多打胜仗,让咱老百姓赶快过上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依然履行着为人民军队多做事情的诺言。对于军属的事情,他更是时时刻刻挂念着。下雨时,军属家的房屋漏雨了吗?冬天来了,军属家的屋子冷不冷?他总是让我带着人挨家挨户看一看,问一问,想方设法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经过组织推荐、考察,父亲有幸参加了盛典。那时他已接近百岁,看到威武雄壮的人民军队、如山如海的群众队伍,他不知不觉流下了泪水。“忘不了,忘不了啊!这是俺一辈子的荣耀……”如今,一说起阅兵的盛况,父亲总是重复这些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许多人来家里慰问父亲。父亲年纪大了、口音也浓重,我们全家人就成了他的翻译。作为支前民兵的后代,我们愿意将父辈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那段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口述人为山东临沂市蒙阴县桃墟镇野老峪村党支部书记董富君,肖家鑫、傅家德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赵偲汝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