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发挥“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作用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的放矢)

孟庆瑜 阴冬胜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08日   第 13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一方面,强化专业课教师育人的思想自觉。引导专业课教师准确把握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关系,充分认识各类课程都蕴含着思政育人的价值,承载着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人格培育与精神滋养的功能。另一方面,提升专业课教师育人的综合能力。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对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章节,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政治理论培训、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方案设计和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

  坚守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思政育人有效实施的基础在课程,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实效。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培养;专业教育课程要立足学科特色和优势,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把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实践类课程要注重学生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探索实践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与反馈机制,从教学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制定多元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描述性评价以及同伴互评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建立评价反馈机制,使专业课教师通过评价反馈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组合与叠加,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形成好学、乐学的习惯。教师要把握好思政元素融入的节点和时机,探索有效融入方式和渠道,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注重启发式、融合式、讨论式教学,可按照课程特点探索运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等多元教学方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学习为中心任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