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05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筼筜湖治理的生态文明实践

本报记者 赵永平 颜 珂 王 浩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05日   第 03 版)

  秀丽的筼筜湖风光。
  黄 嵘摄(人民视觉)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走进福建厦门,总能遇见怡人的美景:鼓浪屿树影婆娑,花团锦簇;筼筜湖秀丽旖旎,白鹭翩跹;五缘湾海天一色,鱼翔浅底。即便是叫不上名的“口袋公园”,也都精巧别致,美不胜收。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诸多“绿色桂冠”花落厦门,可谓实至名归。

  除了良好的生态,厦门的发展成绩单同样亮眼——以占福建省1.4%的土地面积,厦门创造出全省14.5%的GDP和近50%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去年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同时,主要流域水质达标率多年保持100%,生态文明指数居全国前列。

  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期间称赞:“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投资并驾齐驱,海运、陆运、空运通达五洲。今天的厦门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事非经过不知难。厦门人深知“高颜值”来之不易,谈起生态环境之变,总要从33年前的筼筜湖治理说起。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专题会议,确定治湖方略,开启了筼筜湖的蝶变。

  此后30多年,厦门市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昔日黑臭的筼筜湖换了新颜,如今变成了“城市会客厅”、厦门的“新名片”。

  一湖碧水,浓缩着厦门的发展理念之变、发展方式之变,见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打响一场筼筜湖治理的硬仗

  筼筜湖曾是一个天然避风港。海湾细长,宛若臂膀,由西向东,挽住厦门岛。渔船入夜停靠,灯火绵延。“最爱月斜潮落后,满江渔火列筼筜。”“筼筜渔火”,便是厦门著名的“老八景”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厦门向海要地,筑堤围湖,筼筜港成了筼筜湖。

  筑堤,阻断了水系。接下来,周边工厂沿湖兴起,湖水水质急转直下。“当时湖区两岸有125家企业,造纸厂、制革厂、酿酒厂、电化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一同排入,筼筜湖渐渐不堪重负。”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何伯星介绍。

  生活在湖边的居民白志鹏,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不禁叹气:“在岸边走一遭,身上的气味半天散不去。”筼筜湖水常年墨黑,居民们甚至摸清了“规律”。老白苦笑道:“化工厂排的污水,冒着白色气泡;如果是酱油一样的颜色,那八成是酿酒厂和橡胶厂的污水……”

  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滋生,鱼虾绝迹——上世纪80年代初,筼筜湖一度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

  黑臭湖水刺痛了厦门人的“神经”,治理筼筜湖成了群众最盼的事。

  “不是没想过治理,可截污、清淤、建污水处理厂,哪样不是硬骨头?治污太难了!”时任厦门市公用事业局副局长的张益河坦言。

  事实上,从1984年起,截污方案便开始实施,可推进速度非常慢。“那个时候,厦门刚设立经济特区,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哪有多余的钱治污?”张益河说。

  筼筜湖的污染问题,正是当时摆在厦门面前的一道发展课题:是不是要以生态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发展与保护之间如何平衡?

  在厦门工作期间的习近平同志经过深入调研、思考,对这一问题认识清醒:

  “我来自北方,对厦门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贵的。”

  “厦门是属于祖国的、属于民族的,我们应当非常重视和珍惜,好好保护,这要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好。”

  “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我自己认为是很清楚的,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

  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筼筜湖治理迎来了转折。

  1988年3月30日,厦门市政府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会议。

  翻开留存的那份会议纪要,内容不长,从加强领导到依法治湖,从资金保障到确定治湖方案,再到要求各部门支持,一共五条,但言简意赅,直指要害,彰显出治湖决心——

  针对“九龙治水”难题,会议提出“市长亲自抓治湖”。“高位推动,综合治理,一竿子到底,这正是今天河湖长制的要义。”何伯星说。

  针对治湖资金难题,会议明确“市财政今明两年每年拨1000万元”。“当年拿出1000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全市一年基建投入的1/10,比之前十几年的投入总和还多。”张益河激动地说。

  在那次专题会议之后,厦门市成立了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一场治理筼筜湖的硬仗从此拉开帷幕。

  “看来,这下是动真格了。”张益河当时感到:“筼筜湖治理的春天来了!”

  系统治理,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

  治湖千头万绪,从哪儿抓起?

  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治湖思路总结为20字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

  “治湖有章可循,各部门联动,水岸共治,三年一定让筼筜湖大变样!”张益河说,大家心里有了底,当时就立下军令状。

  依法治湖,为综合治理保驾护航。

  1988年9月,厦门市人大通过《关于加速筼筜湖综合整治》的议案,明确了筼筜湖治理的原则和方向。

  截污处理,为湖区水质除“病根”。

  “当时,全市45%的工业污水和50%的生活污水都往筼筜湖里排,要实现‘湖水基本不臭’的初期目标,先得控住污染源。”厦门市市政工程中心主任谢天宏说。

  早期参与截污工作的谢天宏坦言当时压力:“两岸125家污染企业,14家排污大户,有的工厂排放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比生活污水还高出50多倍。”按照治理方案,谢天宏和同事们一户户企业摸排,一个个排污口取样,抓重点,盯大户,该关停的关,该搬迁的搬,该转型的转。

  “管住污水,臭味一下子轻了。”谢天宏印象深刻,1991年12月,味精厂最后一股污水纳入管网,仅仅一周后,筼筜湖的水质就开始好转了。

  清淤筑岸,为筼筜湖根治“顽疾”。

  “污染物经年沉积,淤泥不清,水质难保障。”筼筜湖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郝松乔说,第一次大规模清淤,挖掘机、清淤船一齐开动,淤泥处理后筑岸,堆起了湖心岛,筼筜湖不仅因此改善了水质,还大大提升了防汛能力。

  搞活水体,让筼筜湖畅通“经脉”。

  厦门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利用潮汐差,连通湖海。在海堤修闸,涨潮时纳水,退潮时排水;另建导流堤,引导水体循环——原来的一湖死水,便这样“活”了起来。郝松乔说:“筼筜湖库容约360万立方米,纳潮闸一天进水可达130万立方米,3天时间就能完成一次水循环。”

  美化环境,生态治理见长效。

  为恢复水生态,从1999年开始,筼筜湖边试种红树林。随着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海洋生态系统重焕生机,水鸟又在枝头嬉戏。

  号准了脉,开对了方子,成效立竿见影。三年攻坚,筼筜湖完成第一期综合治理,实现了“湖水基本不臭”的目标,水质好了,白鹭回来了,厦门的“鹭岛”之称终于名副其实。

  1992年,筼筜湖上迎来一场久违的龙舟赛,锣鼓声中,赛手急桨撇浪,两岸市民人山人海。张益河感到非常欣慰:“这是对治湖成果的最好检验。”

  治湖非一日之功。此后30多年,厦门市持续推进筼筜湖治理,一任接着一任干,管总的依然是这20字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

  投入不减力。“筼筜湖实施了四期综合治理,市财政共投入资金11.3亿元,平均每年投入3500多万元。”筼筜湖保护中心主任魏道军介绍。

  治污不松劲。湖区工业企业全部关停、外迁,污水管网日臻完善,水体循环能力不断提升……筼筜湖从初期目标“湖水基本不臭”,到今天实现了“晴天污水不入湖”。

  清淤不断档。筼筜湖平均每10年进行一次大清淤,30多年累计清淤470万立方米,护坡筑岸14公里,大大减少了湖区周边水土流失。

  美化不停步。筼筜湖区种植红树林植物7个品种,累计种植面积约2.6万平方米。筼筜湖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近年来,湖区累计发现游泳生物63种,浮游植物123种,浮游动物73种,底栖生物14种。

  30多年来,治理与保护始终同向而行。从1988年厦门市政府颁布的《筼筜湖管理办法》,到后来的升级版《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办法》,再到实施地方性法规《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筼筜湖治理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有不断升级的制度护航,实现了从点到面、由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

  “一手抓综合整治,一手划定制度红线,如果不是从一开始就明确‘依法治湖’,实施‘系统治理’,治湖成果就难以持续巩固。”张益河感慨。

  从生态样板到“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

  筼筜湖之变,是生态样板,也是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窥见的是厦门绿色发展的生态自觉。

  厦门人说,习近平同志留给厦门的生态财富,远不止一处筼筜湖。

  在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百事待举。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厦门发展的目标定位。

  “这个发展战略,是全国各地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最可贵的是,其中专设了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专题,并将良好生态作为厦门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这不仅在厦门史无前例,在全国也是开了先河的。”时任厦门市计委副主任郑金沐回忆。

  一纲举万目张。生态文明从“副位”变“主位”,从1.6平方公里的筼筜湖,到1699平方公里的厦门市,绿色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治沙治山持续发力。从2002年起,厦门全岛实行“封山育林”,关闭所有砂石厂。截至去年底,厦门完成“三区两线”8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亩,全市水土流失率下降到5.44%。

  植绿护绿一以贯之。寸土寸金的厦门不是见缝插楼,而是见缝插绿,在大公园里雕琢起“口袋公园”“袖珍公园”,市区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一处公园。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平方米,湖畔徜徉,亲水拥绿,步步皆景,让百姓养眼养心。

  绿起来的不只是城市。沿状元山盘绕72道弯,漫山茶园郁郁葱葱,云雾深处,就是同安区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

  1986年4月7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厦门最偏远的这两个山村。经过细致调研,针对山区村发展的实际,习近平同志因地制宜提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思路,即山上植树造林,山下种果种茶,发展多种经营。

  如今,山上的帽子戴起来了,公益林面积达到4100亩。山下的产业也开发起来了,军营村发展茶园6500亩,白交祠村茶园面积达3500亩。军营村村民高树足,返乡办起恒利茶厂,推广绿色种植、订单收购,带动周边村庄800户茶农致富。今天的军营村、白交祠村山清水秀,茶香扑鼻,成为厦门市民打卡的热门地。

  “种茶种果,开农家乐,村里人吃上了‘生态饭’,去年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白交祠村党支部书记杨明福说,“守护好绿水青山,今天换来了金山银山!”

  生态优势成了发展优势。筼筜湖片区“腾笼换鸟”,引进大批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企业,成为厦门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

  厦门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新动能越来越强劲。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厦门打造“芯—屏—端—软—智—网”集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新经济快速成长;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约38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3650亿元,占GDP比重57%,居民数字生活满意度位列全国第三。

  筼筜湖治理没有止步。眼下,新一轮治理又开始了——实施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努力实现“雨天污水不入湖”目标;清淤机械已经进场,探索常态化清理机制;纳潮闸继续扩容,让水体循环动力更足……“万变不离其宗,还是按照当年的20字治湖方针推进。”厦门市政园林局局长詹艳清说。

  厦门绿色发展脚步更加坚定。“实践充分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厦门最大的发展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新征程上续写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新篇章!”厦门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