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新时代更加全面、健康成长,既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把儿童权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家长施以“无言之教”。父母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成长
童年是人的心灵故乡,儿童是社会的未来。6月1日起,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以更有力的“法律之手”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教育部等15部门启动“光明行动”,努力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让孩子的眼眸更明亮;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依法严惩侵害儿童权益犯罪……从制度到行动,全社会正在形成合力,共同守护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和以往相比,今天的孩子成长环境和条件更加优越,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变化。比如,肥胖问题日趋低龄化,如何让孩子们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作为触摸着电子屏幕成长起来的一代,怎样更好处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避免网络沉迷等不良现象?如何进一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成长成才打下更好基础?让孩子们在新时代更加全面、健康成长,既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守护快乐童年,需要全社会形成儿童友好的理念,注重“用一米的高度看世界”的儿童视角。如今,很多地方致力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营建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儿童友好社区,并把儿童发展融入城市规划。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加强,孩子们从“吃得饱”转为“吃得好”。针对特殊群体,提供精细化帮助,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比如,一些地方成立“星星之家”,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有些地方设立下午“四点半课堂”,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教育托管服务,等等。我国儿童保护的实践证明,把儿童权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童年是短暂的,童年又是影响深远的。心理学家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才能更好守护孩子的童年时光,让童年成为心灵的温暖而美好的港湾。不久前,民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意见,推动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守护更多孩子的童年。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原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从而更能体现新时代的要求,给未成年人更立体的呵护。在制度之网更加完善的同时,家庭和学校也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适当经受风雨历练,在内心埋下奋斗的种子,才能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国家栋梁。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家长施以“无言之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塑造孩子的心灵。今天的环境下,很难想象一个总是玩游戏、刷手机的家长,能对孩子起到正面引导。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家长坚决不做。父母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成长。那些一起读书学习、运动娱乐的片段,将存入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时光相册”,在余生中闪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全社会共同呵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土护苗、聚木成林,就能让少年儿童成长为心怀远大抱负,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顶梁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