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贵州篇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30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创新发展 拼搏进取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30日   第 06 版)

  图①: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王母街道平绕村村民种植榆黄菇,一棚产值可达56万元。
  谢 强摄(人民视觉)
  图②:贵州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
  孙 琳摄(人民视觉)
  图③: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全景。
  林 民摄(人民视觉)

  荒山种茶叶 产业路更宽

  本报记者  苏  滨

  靠卖茶叶,蒙琴邦去年又挣了十几万元,“早几年前,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蒙琴邦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仙桥村人,过去守着一亩三分地,只够吃饱饭。

  2018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对照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调减低效作物,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茶产业被大河镇选中。

  说干就干!有当地对发展产业的优惠政策,加上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蒙琴邦和朋友一起,贷款包下仙桥村下甲照组的一片荒山,开始种茶之路。由于长时间撂荒,山上的杂草长得比人都高。为尽快将荒山收拾好,蒙琴邦跟伙伴们起早贪黑地干。

  肯下功夫打理,蒙琴邦很快见到效益。“开始卖茶叶那年,足足赚了几万块钱,我从没想到能挣这么多。”蒙琴邦说,看着银行卡里一天天多出来的余额,心想种茶这条路真是走对了。“有了茶叶,收入稳定,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贵州茶园种植面积已达70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十三五”期间,贵州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选准茶叶、食用菌、蔬菜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村组通公路 黔货出大山

  本报记者  汪志球

  贵州人对山的感情是复杂的。如果是游玩,推门见山,水秀峰清,贵州美景美不胜收;可对于出行,群山无际,沟壑纵横,贵州交通山高路远。

  车出铜仁市沿河县城,行至中寨镇志强村。两个多小时路程,始终穿行在山腰峡谷,弯弯绕绕,上上下下很难见到一段笔直的路段。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说:“没办法,地貌就是这样,住在山腰,陡的地方坡度有七八十度。以前没路时,车都上不来。”

  过去道路不通,出行不便,发展更是没有出路。2014年,全镇14个村有8个是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4.9%,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2017年,贵州下定决心在全省打响“组组通”(村组通公路)大会战,给黔货出山修路。谭鹏飞原来在县交通局工作,被派到中寨“啃硬骨头”。

  不到两年,220公里公路密布群山沟壑,全镇6000多户村民从此联系便利,更与山外相通。谭鹏飞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修路书记”,他说,“220公里要投入1.85亿元,国家对贫困山区的倾力支持,起了关键作用。”

  今日中寨,路通业旺。靠着“一种一养”脱了贫,种植茶园1万多亩,养殖黄牛、白山羊、生猪共6万多头。赶场赶集、农货出山,车来车往代替人扛马驮,交通之变像酵母一样,带来更多更好之变。

  “十三五”时期,贵州高速公路里程突破7600公里,公路里程增至20.7万公里,机场增至11个,高速铁路增至1527公里,水运里程增至3957公里。重重大山变得交通便利,吸引着更多宾朋畅游多彩贵州。

  

  社区更智慧 数字红利多

  本报记者  程  焕

  张筱倩是贵阳市花果园社区的业主,早上出门时,她发现楼道有些黑暗,几次按下开关仍不管用,原来是筒灯出现了故障。张筱倩打开手机上的小区物业应用软件,在报事报修栏填上了“走廊筒灯不亮”的信息。下午回家时,楼道已经恢复了亮堂。

  花果园社区内高层建筑密布,入住45万人,入驻企业、商家逾2万户,日均人流量100万人次,社会治理难度较大。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落地生根,贵阳市积极创新大数据应用场景,通过大数据手段赋能,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花果园智慧社区的建设便是一个生动样本。

  不用刷卡,对着摄像头瞅一眼就能轻松进社区;开车离开停车场时,闸机立刻抬杆放行,系统会从绑定的账号中自动扣费;家里出现烟雾,传感器会自动报警,消防队员很快就能根据位置信息赶到现场……目前,花果园社区治理已经实现了社区治理云脑中心、社区治理调度中心等建设,安保、消防、物业等服务日益精细化。

  “在这里生活既方便又舒心,遇到烦心事总能得到及时解决。老人和孩子在家里,上班时我很安心。”社区变得越来越智慧,张筱倩和大伙儿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契机,贵州致力于将大数据延伸到民生各领域,推动大数据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服务相融合,涌现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天网工程”“健康医疗”等一批应用成果,着力解决普惠性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数字红利。

  

  生态绿意浓 饭碗端得稳

  本报记者  黄  娴

  黔西市素朴镇古胜村,地处六广河西岸,石漠化严重,2006年前,森林覆盖率不足12%。“平井无井水,石头挡脚梁。走的是‘毛狗路’,住的是‘杈杈房’。”当地民谣道出曾经恶劣的生态环境。

  2006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将古胜村定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试验示范点,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为古胜村量身打造了一套石漠化修复方案——“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

  动员村民参与,村两委专门琢磨出“五皮工作法”:“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走破脚皮”,挨家挨户上门动员。

  经过一年努力,古胜村退耕还林3000余亩。为确保树能存活,村干部牵头,联合15个村民小组组长,组建起一张覆盖全村的生态防护网,将山林管护责任规划到户、落实到人。

  山上有了树,山下“点绿成金”,如今经果林发展到3400亩。目前,全村累计退耕还林3038.5亩,石漠化治理71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89.68%。2017年,全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末,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18万余元。如今,樱桃、枇杷、杨梅、李子等时令水果错季上市,526户群众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收入。

  古胜村村民端稳了生态“金饭碗”。贵州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0%提高到2020年的61.51%,年均增速居全国第一。

  

  数博会引领 开放迈大步

  本报记者  汪志球

  贵州重峦叠嶂。重重大山的阻隔,让走出封闭、摆脱落后成为贵州人长期以来的梦想。

  2015年,贵州举办首届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通过举办数博会,贵州逐步打造新的开放平台,聚全球之智、借全球之力走新路。

  近年来,作为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数博会越办越好。2019年,61个国家和地区共803名重要嘉宾参会,展览规模、成果发布、签约金额等纪录不断刷新,数博会成为充满合作机遇、引领行业发展的国际性盛会和共商发展大计、共享最新成果的世界级平台。

  今年4月26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贵州数字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020年同比增长超过15%,增速连续6年排全国第一。如今,苹果、英特尔、惠普等国外企业,华为、科大讯飞等国内企业,进驻贵州共抓新机遇;全省共有重点数据中心23个,汇聚来自国家部委、行业龙头、金融机构的海量数据资源,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最集聚的地区之一。

  贵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贵阳市委副书记马宁宇说,“数博会已成为贵州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贵州打造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一个样板。”

  开放的样板又何止一个。近年来,贵州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活动,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国际关注度日益增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一对一服务 医疗有保障

  本报记者  万秀斌  程  焕

  “家庭医生叮嘱我要管住嘴、迈开腿,还要按时服药,这些招还真管用!”家住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凯德街道梵瑞社区的吴建成说。吴建成曾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尽管可以享受医疗保障待遇,可他每次只有到病情严重时才会去看医生,吃起药来也是断断续续,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2017年,江口县启动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建设,由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组成家庭医生团队,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生活指导等医疗服务。针对当地常见的高血压等5种慢性病,县里以行政村为网格单元,明确团队和专家组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医疗服务。

  “一天吃几次药、每次吃多少,家庭医生都安排得清清楚楚,提醒我按时按量服用。”吴建成分别与县中医院、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室签订了协议,家庭医生每月定期上门为他测量血糖,并免费发放药品。一旦病情有变,则立即联系上级医院的签约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在家庭医生的持续治疗下,吴建成的血糖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江口县共有105个网格服务团队,共筛查5种慢性病患者19364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1.19%,慢性病发生并发症明显下降。

  “十三五”期间,贵州全面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实现“三重医疗保障”全面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专项救治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全面落实。

  版式设计:沈亦伶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