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多年来,广大科研人员砥砺前行,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了自主创新的中国力量。立足“十四五”,如何才能进一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几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此提出意见建议。
——编 者
全国政协委员袁志明:
启动新发传染病防控重大专项
启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重大专项,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同时也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应在总结原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基础上,不断完善科研、疾病预防和临床救治机构协同创新,持续开展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估,发展新发传染病检测技术、抗病药品与疫苗。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未知病原快速鉴定新方法,研发高通量和应用场景广的精准检测技术;发展通用疫苗技术体系,形成快速响应和研发生产能力,研制和储备一批重要病原候选疫苗;开展抗病毒抗体类、小分子类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筛选和储备一批候选药物;完善生产技术体系,开展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重要酶制剂和关键设施设备技术攻关,保证检测、药物和疫苗等产品生产的自主可控。
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
加快工业软件创新研发
加快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研发,适时启动工业软件相关重大专项,对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意义重大。建议着力攻关系统分析与工程计算、低代码开发等工业软件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数字孪生、优化控制、计划调度、预测性维护等通用工业软件,建立工业软件集成、评测、服务和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等标准体系。
打造多方协作共赢产业生态。促进软件研发与工业应用深度融合,建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软件开发与成果转化组成的工业软件联盟,多方协同攻关,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将关键技术突破、产品规模商用和产业生态培育紧密结合,促进工业软件产业链、创新链的上下游精准对接。加强工业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以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完善工业软件价值评估体系,制定相关评估标准和规范。
全国政协常委刘忠范: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解决诸多“卡脖子”问题的有力抓手,引才聚智、张榜求帅,打造百花齐放、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是成功的关键。
针对重大科技专项的高度技术性、学科交叉性、市场导向性等特征,可引入市场化机制,“申请制”和“招聘制”并进,全球范围公开招聘“挂帅人”,竞争上岗;设定“红线”或负面清单,经费使用大胆放权,改变“盯着母鸡下蛋”的评价机制;倡导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让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做事。
重视和尊重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人才,补齐创新链条短板,促进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重大科技专项的“挂帅人”不应局限于科学家,企业家也可以参与。优秀的企业家有的是高端技术专家,有的是优秀的科技创新组织者和勇敢的探索者。可在重大专项下设“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市场牵引的技术研发工作,填补从实验室成果到市场化产品的鸿沟。
(本报记者易舒冉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