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山东篇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铭记光辉历程 践行初心使命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0日   第 11 版)

  图①:郯城县马头镇第一小学学生向革命先烈敬礼。
  房德华摄(人民视觉)
  图②:高密市的解放军老战士侯延年在给中学生讲述自己的入党经历和革命故事。
  李海涛摄(人民视觉)
  图③:游客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
  许传宝摄(人民视觉)

  费县大青山自然保护区。
  张仁玉摄(人民视觉)

  老兵不老 传承不止

  本报记者  李  蕊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老人哼唱着小曲儿,手指轻轻敲着桌子。

  上世纪50年代,电影《铁道游击队》上映,活跃在鲁南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八路军鲁南军区铁道大队的故事由此家喻户晓。91岁的李洪杰,是一位有着73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当年铁道大队最年轻的队员。

  李洪杰的老家山东省枣庄市常庄镇渐庄村,是当年铁道大队活动的区域之一。因为家里穷,他辍了学,老跟在铁道大队队员身后看队员们“搞机枪,爬火车”。1943年,13岁的李洪杰要求加入铁道大队,“组织上瞧我年龄小,本不打算收,可架不住我软磨硬泡,还是批准了。”

  当时,铁道大队的主要任务从铁道战转为开辟和保护秘密交通线,护送过往军政干部。李洪杰没想到,加入铁道大队的第一个冬天,就参加护送陈毅同志过铁路的行动。李洪杰说,那天自己和队友既激动又紧张,生怕有意外,直到陈毅同志的背影消失在暮色里,才放心返回驻地。

  后来,上级安排李洪杰帮着照看伤员。“那时没有胶布,我们就熬胶,刷在牛皮纸上当胶布用;没有酒精,我们就把镊子放锅里,煮一煮消毒。”那段时间,李洪杰学了不少医护知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洪杰成为原鲁南军区特务团卫生员,后随部队南下,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60年,李洪杰回到家乡,当上“赤脚医生”,一干就是30多年。平日里只要有空闲,李洪杰就会到位于枣庄市薛城区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峥嵘岁月。“我们年纪大了,希望发挥这最后的光和热,让年轻一代传承好革命先辈的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李洪杰说。

  硝烟虽已远去,李洪杰胸前的勋章依然熠熠生辉。

  

  匠心不改 创新不已

  本报记者  李  蕊

  “刁工,设备出现故障!”一人应声而至,蹲下身子,开始紧张调试。不一会儿,他摆出一个“OK”的手势:“好嘞,故障排除!”

  在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说起刁统武,人人都竖大拇指:“一专多能”“技术大拿”“我们的榜样”。

  刁统武是一名共产党员。1999年,他从技工学校毕业,后来成为中国重汽集团的一名维修钳工。多年来,刁统武匠心不改,扎根一线,专啃焊接工装“硬骨头”,攻关多项技术难题,成为集设计、现场施工于一身的公司首席技师。

  1960年,老一辈重汽人自力更生,生产出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2019年,刁统武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到新一代黄河重卡设计项目中。他负责驾驶室的设计,从先期的工装夹具图纸会签到最后的生产,每个环节都洒下了汗水。

  “当时恰逢夏天,每天都有超过15个小时的时间,在密不透风的厂房里加班加点。”刁统武记得,自己的工作服像洗过一般,一拧全是水。

  “党员就要冲锋在前。再苦也得咬着牙干!”刁统武说。2020年,刁统武带领团队如期完成了34辆新黄河重卡驾驶室的生产任务。

  这些年,刁统武主持多个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多项国家专利。2012年,中国重汽集团以刁统武的名字命名创新工作室,成员包括多个领域的技术能手。迄今,工作室已连续攻克100多项技术工艺难题。

  版式设计:蔡华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