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维护公园的公益属性(人民时评)

荣 翌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8日   第 05 版)

  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公园的开放性决定了其较低的使用门槛,但绝不意味着没有使用原则和规范

  

  夏日来临,公园成为不少人休憩健身的首选场所。一些商业培训机构和个人也瞄准了这块免费场地,在公园内开展篮球、轮滑等无资质收费培训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占用公共空间,而且也对市民安全带来风险隐患。如何实现公共空间有效治理,是一个重要的城市治理课题。

  免费开放的公园大门,本应是便民惠民之门,不应成为少数个体和机构牟利的方便之门。公园是公众开展个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公益性、普惠性是其本质特征。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公园的开放性决定了其较低的使用门槛,但绝不意味着没有使用原则和规范。变公众园地为自家场地,以无偿用地开展盈利活动,不仅影响公共服务体验,降低人居环境质量,更是对公共空间的违规侵占,给公园的安全有序管理带来隐患。

  早在2013年,住建部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对公园内的违规建设和非法经营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改。经过整治,公园内私人经营楼堂馆所之风大为改观,但各类违规占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除了无资质的户外培训,乱设广告、商业演出、商品展销等行为也侵蚀着园区内绿地、盲道、车道,让公共空间利用效率大打折扣。现实中,有的地方疏于日常管理,考虑到运营成本,对危害性不大的违规占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园区只顾谋求经济利益,不当引入大量商业活动,违规出租公用场地给团建、游乐、餐饮项目。这些都说明,让公园回归公益属性,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规范、落实管理责任。

  公园管理是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一个缩影。从城市规划来说,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是城市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承载着生态、人文、民生等多重价值;从民生需求来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的优质公共空间供给,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湿地公园是城市的“海绵体”,历史名园是文化遗存的“收藏夹”,一些空旷的广场还是城市防灾避险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绿道则成为人们锻炼健身的重要去处……各种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都有独特的公共功能,发挥好公共空间的公益性、普惠性,既能激活城市有机体,也能更好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彰显着城市治理智慧。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公共空间建设投入力度,体育公园、口袋广场、绿色走廊为美好城市增色添彩,人均公共空间占有面积稳步提升。不过,“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加强公共空间后续运营、维护和监管,才能让产出效益最大化。商业培训机构私自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往往门槛低、场景多,这个特点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治理需要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下一番“绣花”的功夫,深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公众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也是治理参与者。强化公众监督和维护意识,打造共建共享的协同治理格局,才是治本之策。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商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道城市景观,还是一处心灵栖居地。排除过度商业干扰,形成人与自然、城市和谐共生的生态,才能更好发挥公共空间助力高品质生活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价值。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