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民生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提升健康素养要补短板(多棱镜)

邱超奕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4日   第 19 版)

  健康素养不但能帮助大家防控突发传染病,对于平时急救、防治慢性病、改善生活习惯等都具有长期效果

 

  近期,国家卫健委公布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新结果,2020年达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增幅为历年最大。这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学习健康防护知识和技能密不可分。

  得益于过去一年密集的健康科普,在六类健康问题素养中,居民的“传染病防治素养”增幅最大。与之相比,其他素养提升就显得有点慢,这也提醒我们,提高健康素养并非只是一时之需,必须常抓不懈。

  “上工治未病”,在生病前做好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才是保持健康的最优路径。提升健康素养不但能帮助大家防控突发传染病,对于平时急救、防治慢性病、改善生活习惯等都具有长期效果。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这也是实现全民健康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疾病谱发生了重要变化,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成为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高血压、高盐饮食等成为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病率增速上升……追根溯源,这些健康风险往往是“吃出来、喝出来、坐出来”的,与人们生活习惯不健康、缺乏健康知识高度相关。

  从我国健康素养供给的现状来看,供需两端仍有不少短板。看需求,人们普遍缺乏急救技能、心理健康、慢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还表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年龄、城乡、地域等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明显。看供给,一方面权威、专业的健康科普在平时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形式较单一,影响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传播的多样化,部分伪科普乃至谣言变得比较活跃,健康信息环境更容易遭受“污染”,扰乱了提升健康素养的良好氛围。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补齐短板?

  专业科普影响力亟待壮大。《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迅速建立各级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对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可以总结经验,完善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不断充实相关专家库、资源库,使媒体、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科研院所等拧成一股绳,发挥更大作用。

  完善相关奖惩机制,提升医务人员参与科普积极性。如今,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兴起为健康科普开辟了更新鲜灵活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医务人员运用自媒体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内容,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有关部门正在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研究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对于健康科普中的“假象”“乱象”,有关部门也应创新方式、跟进监管,完善相关惩戒制度。

  补强“一老一小”等居民健康素养薄弱环节。统计数据显示,相比青壮年,“一老一小”的健康素养较为薄弱,这也恰恰是容易患病的重点人群。3—6岁是培养健康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实施早期健康促进,能有效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在学龄前健康素养教育方面,深圳等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有关部门不妨及时予以总结和推广。对日益增多的老年人来说,也需要及早加强医养结合,促进社区养老驿站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合作,共同帮助老年人学会慢病防治,提高健康素养。

  提高健康素养是个系统工程,要靠各部门投入,多环节联动,特别是每个人的主动参与。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大家及早行动起来,长期坚持下去,为美好生活铺就更坚固的健康基石。

  

  本版制图:沈亦伶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