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黑龙江人民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从“共和国工业摇篮”到“挺起民族工业脊梁”、从“全国林木采伐基地”到“祖国北方生态屏障”的历史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黑龙江、始终牵挂黑土地,三年两次亲临考察指导,赋予我们重振雄风、全面振兴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黑龙江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表示,“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向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不断奋勇前进。”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近年来,黑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力争2025年工业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新的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振兴发展的动力在创新。去年12月,嫦娥五号“奔月取壤”,机械臂伸展自如,这背后离不开哈工大科研团队的多年技术攻关。“在月壤采样任务中,机械臂充分发挥了质量轻、刚度大、强度高、重复定位精度高的特点,保障了多区域多次采样及向密封容器的精准转移。”哈工大材料学院教授张学习说。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黑龙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分别达68个、1161个。”黑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32家,新产业新业态集群式成长,新旧动能高质量转换。”
黑龙江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蓬勃兴起,202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9.5%。
“我们以建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为抓手,聚焦旅游强省建设,发展冬季户外运动、冰雪景点、冰雪节庆三大冰雪旅游支柱产品。到2030年,力争全省冰雪旅游人数突破2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黑龙江省文旅厅厅长张丽娜表示。
扛起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
5月初的三江平原,春潮涌动,一派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在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人机齐上、歇人不歇车,全力延长插秧作业时间。“园区核心区1万亩水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去年亩产在1200斤以上。”园区负责人张羽说。
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黑龙江粮食产量从116亿斤发展到1508.2亿斤、增长13倍,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多年居全国第一。
黑龙江着力把当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争当全国现代农业排头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强化粮食生产能力,扛起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
“‘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万亩,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6%,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4个等级。”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表示,2020年,黑龙江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黑龙江紧紧围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农业“三减”,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全省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基地面积达到500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8500万亩。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显现
2151项政府行政职能移交,82家事业单位撤销……2020年9月,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总体评价为“优秀”。自此,龙江森工集团以独立的市场主体资格轻装上阵,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活是制约黑龙江振兴发展的症结。“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黑龙江省省长胡昌升表示,“近年来,我们啃下了许多制约发展活力的改革硬骨头,农垦、森工彻底打破政企合一体制。下一步,我们要找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黑龙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项项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便民利企为出发点的措施显效,一个个新项目陆续开工投产,建设投产速度不断被刷新。
“我们通过省级权责清单梳理,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由2889项减至1025项,行政许可事项精简率24.5%。”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局长张琢表示。
“自2019年8月成立以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成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要求,在制度创新、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方面呈现出积极变化。截至目前,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8763家。”黑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