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辽宁篇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夯实党建根基 推动全面振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1日   第 11 版)

  图①: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
  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
  图②: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
  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
  图③: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在为学生们讲解。
  资料图片
  图④:本溪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

  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侯贵——

  持续造林 沙丘变成绿洲

  本报记者 刘洪超

  在辽宁省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侯贵正小心翼翼地挖树苗。他是四合城镇刘家村西树林组村民,1975年9月入党。20年来,他造林26万余株,让2400多亩沙丘变成绿洲。

  曾经,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的四合城镇,沙化土地占全镇面积的70%以上。“春天地里刚刚种下的种子,不到半天就被风沙吹跑。即使长出小苗,一阵风后就被沙子掩埋。再不拦,别说粮田,连住的地方都会没了。”侯贵说。2001年,他决定与彰武县四合城林场合作造林。林场提供宜林沙荒地,他出资出力造林并负责管护。树苗怎么选,钱从哪里来?一连串的困难,都没有动摇侯贵造林的决心。

  钱不够,侯贵就去贷款。树苗不好活,他就把泥土和农家肥放在盆里,一小盆一小盆地培育,育好后再移植出去。树苗一株株增加,林地一片片延伸,风沙终于停下了进犯的脚步。

  “我这一生,能做好治沙造林这一件事就知足了。”侯贵说。

 

  抚顺市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李德禄——

  自愿巡河 守护碧水清波

  本报记者 刘佳华 本报通讯员 孙晓华

  清晨,辽宁省抚顺市浑河岸边的路灯还未熄灭,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排水车间工人李德禄就肩扛特制的大号“钢网漏勺”、手提铁钩子走上天湖桥头,网起河面上的塑料袋放入垃圾袋中,然后继续沿着河岸巡查。

  48岁的李德禄已有28年的党龄,从小在浑河边长大的他,对碧水清波充满感情。2017年开始,他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承担起浑河章党桥至长春桥段4.3公里的护河巡河工作。“我是党员,还是雷锋城抚顺的一名市民、一名学雷锋志愿者。”他说。

  “以前我去劝阻别人丢垃圾,有人觉得我多管闲事,现在,大伙儿逐渐意识到要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这让我觉得辛苦没白费。”李德禄笑着说。

  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登记注册的学雷锋志愿者有24万余名,李德禄联系志愿者,组织集体护河队伍,带动抚顺市聚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1200余名学雷锋志愿者加入。如今,浑河边很少再见到垃圾,李德禄也被授予全国“民间河湖卫士”称号,获得“辽宁好人”、辽宁省“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营口市太平山村村支书陈秀艳——

  勇挑重担 建设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辛 阳

  绿树掩映的民居,平整干净的路面……这里是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别看现在挺好,以前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自己是太平山村的。”说这话的人叫陈秀艳,是太平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21年前,太平山村是个穷村庄。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陈秀艳上任后,村民对她寄予厚望。“乡亲们这么信任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陈秀艳说。

  修路、栽花、植树、安装路灯、改造农厕、建秸秆燃气站、建垃圾箱、建健身广场、重建村部……陈秀艳带领党员和村民投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太平山村大变样。“我们村的思路就是先抓‘两委’班子建设,抓党员队伍建设,全体村民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村里发展越来越好!”陈秀艳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依托本地资源,搭建蘑菇大棚,建立合作社。同时,积极招商引资,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陈秀艳任职期间,太平山村集体财产增长到2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800元增长到1.9万元。陈秀艳说:“精气神就是最大财富,我们还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太平山村更加美好。”

 

  辽阳市前杜村带头人王绍永——

  不求回报 带领村民致富

  本报记者 胡婧怡

  天气越来越暖,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刘二堡镇前杜村的夜市又热闹起来。谁能想到,如今年人均纯收入3.5万元的前杜村,曾经十年九涝、十分贫困。说起这些变化,许多村民都会提到一个名字——王绍永。

  1954年出生的王绍永,1993年12月入党,是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3月至2021年2月期间任前杜村党委书记,再加上任村“两委”委员的时间,他已经为前杜村服务了39年。“经历过穷日子,我想让前杜村富起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王绍永说。

  第一次,王绍永靠发展村办企业带领前杜村拔穷根。上世纪90年代,王绍永带领大伙创办轧钢厂,解决了村里的温饱问题;第二次,王绍永靠发展设施农业带领前杜村致富。2008年,王绍永鼓励村民“建新式大棚、种高效草莓”。农户把土地流转到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再把土地流转给棚户,建成万亩连片的草莓大棚,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第三次,王绍永靠发展融合产业带领前杜村奔小康。2018年前杜村成立了旅游公司,打造草莓产业特色小镇,每年吸引游客约100万人次。

  如今虽然离开村“两委”班子,王绍永却依然每天到村里转转。这些年,王绍永没有给自己开过工资,群众评价他“只讲奉献,不求回报”,他说:“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