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故事里的暖光(来自现场的声音)

鲁引弓(作家)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0日   第 20 版)

  电视剧《小舍得》播出后,与《小别离》《小欢喜》一样受到关注。荧屏里的那些面孔、声音与心事,化为坊间热议的话题漂流在街巷中、楼宇间、餐桌上。作为原著作者的我,观剧时更是五味杂陈。

  有人曾问我和电视剧创作者:“这些年,为什么持续关注教育题材?”我的回答是,并非刻意去寻找,而是这个关涉亿万家庭的现实题材找上了我们。

  “小系列”的创作,来自社会热点的触动。6年来,“留学热”“起跑线之争”“亲子关系”等热点话题相继进入我们的视野。曾经的媒体人经历,促使我们去寻味热点背后的时代投影。2014年,上海浦东机场“小候鸟们”与家长依依话别的场景;2016年,浙江镇海中学老师感慨“社会发展飞快,家长的经验不够用了”;更别提,媒体上关于“课外补习现象”的连续报道,都引发了大家的普遍共鸣。我们的笔触或镜头就以这些热点为起点,并以此为“小系列”带来时代视野和浓郁烟火气。

  “小系列”的创作,还来自对现实生活的深挖。我们像媒体人一样,持续深挖题材。如调研沪、杭几十家教育机构,深度采访200多位家长和学童,将其化作《小舍得》中的真实细节和人物逻辑。又如,在对长三角数十所城市中学、小镇中学、山区学校的走访中,我们与近300位中学生面对面交流,看到了各种“少年心事”,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小欢喜》的人物原型。有时,一句无心之语就为剧中人物找到了“内心的钥匙”。

  “小系列”的创作,也来自与受众的互动,包括他们的直接点题。《小别离》的热播,使“小系列”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垂直受众人群,他们的审美需求让创作带上了网络时代内容生产的互动因子。《小舍得》就起步于公众的期待:2016年,我随手在朋友圈转发一则关于“课外补习现象”的报道,结果出现了大量跟帖、点赞。很多人跟我说,可以写写这个题材,写写“补习的苦和难,写写我们这些家长”。收集素材时,这些点题的朋友甚至主动带我去培训机构调研。这样的采访让我明白:当文艺关注大众所关注的生活,大众就会关注文艺的存在和价值;如果作品无法产生热度,也许是因为你离他们还不够近。

  “小系列”的创作,是因为与普通人的共情。今天的影视作品,唯有真实才能打动观众,“小系列”以真实叙事为目标,意味着它得直面生活的表象,直面普通人的真实处境。我们努力深入人物的内心,如《小舍得》中,随着“补习”的加码,南俪等人在“舍”与“得”之间彷徨,令观众代入到他人的生活中,以他人的经历经验来审视自己。

  创作中,我们努力让作品染上一抹具有人文关怀和教育洞察的暖色,不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用一种正大的价值观去影响人们的选择。当然,小说和电视剧不能靠说教来引领受众,而应是艺术手法、情节逻辑、场景呈现、情绪感染,与受众达成“共情”,在共情中让内心变得柔软,思考便悄然发生。

  我在《小别离》中曾写过这个场景:朵朵学得很苦,深夜母亲走进女儿的卧室,借着窗外透进来的灯光,她端详孩子的脸庞,忽然想起14年前躺在产房里,护士抱着她来给自己看的那个下午……此刻,我想对为人父母者说的只有一句话:“再焦虑,也不要忘了与孩子最初的相遇。”

  温暖,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从生活表象中提炼暖的力量,这是文艺作品动人的诀窍,也可能是它在当下的使命。别小看它,因为它,你在焦虑时会从容一些,会理性地权衡“舍”与“得”。

  故事里的暖光,照在我们身上,世界会因我们每一个人的改变,而有所改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