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内蒙古篇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齐心协力 建设幸福家园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0日   第 10 版)

  图①:位于乌兰察布市的岱海,生态环境优美。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供图
  图②:呼和浩特市居民在锻炼身体。
  资料图片
  图③:呼伦贝尔市一片农田内,补肥作业正在进行。
  高思然摄(人民视觉)

  呼和浩特市

  老房换新颜 生活更加甜

  本报记者 陈沸宇 翟钦奇

  最近,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荣康小区的居民,纷纷在朋友圈晒出刚改造完成的小区照片。

  退休居民王俊武介绍,小区改造之前,“路面坑坑洼洼,特别是雨天,得踩着砖头跳着走。”如今,道路平整干净,下雨后地面几乎没有积水。走进外挂式电梯,王俊武笑着说:“老年人腿脚不便,安了电梯,买菜遛弯都容易多了,有急事也不会耽误时间。”回到家里,王俊武准备做晚餐,“原来我们家的自来水水流很小,小区改造完成后,水压大了,生活方便多了。”

  几个月前,改造工程准备开工时,王俊武曾是反对者之一,“当时,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说,要把我们的私建房拆掉,我不同意拆。”玉泉区社区办工作人员朱宁介绍,“老旧小区改造如果沟通不到位,政策解读不清楚,群众看不到实惠,就会有反对声音。”

  “那段时间,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常来,给我们展示规划图,说明私建房拆除后的地方将进行绿化硬化、安装健身器材等,还带我们去参观改造过的小区。就这样,大家不仅同意拆除私建房,还主动跟工作人员说想把小区改造成啥样。”王俊武说。

  从“不让改、不想改”,到“我要改、这样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为呼和浩特市居住在老旧小区的27万户居民提升了幸福感。目前,呼和浩特市累计投入资金53.46亿元,综合改造小区1972个(次),面积达270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41.69万户。

  “小区改造工程好,政府保障操心少。老房有了新面貌,都夸党的好领导。”荣康小区的居民有感而发。王俊武说:“大家都愿意爱护这个‘新家’,让它一直美下去。”

 

  锡林郭勒盟 

  荒地变草原 治沙更致富

  本报记者 丁志军 张 枨 本报通讯员 巴依斯古楞

  牧民乌仁其木格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沙地的东南边缘处,她的家乡在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乌仁其木格是西乌珠穆沁旗人大代表,她是一名致富带头人,也是将治沙付诸行动的生态建设带头人。

  “小时候,这里虽然也是沙地,但基本上都覆盖着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没有流动沙丘。”站在自家草场与裸露沙地的接壤处,她回忆道。

  后来,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以及部分牧民过度放牧,破坏了本就脆弱的沙地草原生态。

  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不堪重负。乌仁其木格率先将家里的200只山羊和300多只绵羊卖掉,换回了80头西门塔尔牛,“牲畜总数少了,对草场的压力也小了,饲养1头牛的效益能抵得上6—8只羊,无论是经济账还是生态账,都稳赚不赔。”

  她还购买了草籽,在自家草场范围内的50亩裸露沙地上试种。每年春季,盟里会进行不少于30天的季节性休牧。乌仁其木格借此机会,将50亩沙地一次性围了起来。

  “起码5年内不能让牲畜进入,还要在边缘地带栽下灌木,形成沙障后,再种植小叶锦鸡儿等固沙植物,逐步恢复生态。”乌仁其木格不断探索治沙妙招。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像乌仁其木格一样的牧民不在少数。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内蒙古在建设我国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道路上实现着高质量发展。

  2020牧业年度,锡林郭勒盟牲畜存栏数较“十二五”末压减了236万头(只),压减幅度达到15%,基本实现草畜平衡的同时,全国肉羊优势区、特色肉牛产业带已初具规模。与之相匹配的是,全盟草原植被盖度平均达46.78%,草群结构趋于优化、草地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平均亩产干草量较20年前提高了50%左右,达到60公斤,草原沙化退化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

 

  通辽市 

  社区乐融融 各族一家亲

  本报记者 丁志军 张 枨 本报通讯员 管 炜

  周末,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民航社区的张淑贤老人家里格外热闹,和面、洗菜、切菜、剁馅……老人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吃饺子、唠家常。

  年近90岁的张淑贤,早年从满洲里迁居通辽。多年前老伴去世,她一人独居,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便经常上门看望。逢年过节,大家带上饭菜,到老人家中陪着吃饭聊天。

  “我们社区共有居民1371户,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等9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在这里。”民航社区主任霍岩介绍,“大家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和睦相处,就像一家人。”

  为了让社区成为各民族居民和睦相处、幸福生活的大家庭,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走访居民,结对子、交朋友,及时帮助各族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曾租住在社区的蒙古族居民宋娜仁格乐日子过得紧,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社区帮她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房。搬走好几年了她还经常回来看老邻居。”说起社区群众互助互爱的事,社区工作者包红云如数家珍:“锡伯族居民许洪军家住一楼,搭建了简易阳台。他发现影响到了楼上邻居,立马拆除……”

  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邻里节、文化节等活动也丰富多彩。社区组织居民成立了文艺队,编排民族歌舞。每逢节日,社区还会开展文艺演出,各族居民同吃一桌饭,同唱一首歌。

  “平日里,谁家煮玉米、包粽子,都会给邻居家送上一份,大家相处得十分熟络,有这样的好邻居,不少居民都舍不得搬家。”霍岩说。

 

  包头市 

  便民有实招 服务暖人心

  本报记者 丁志军 翟钦奇

  一大早,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一家建筑企业的张广东,就带着厚厚一摞材料来到石拐区政务服务大厅,给公司建设的小区办理居民产权业务。

  张广东来到大厅,志愿者立即上前询问,得知办理的业务量大,将他引到绿色通道。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税务窗口到不动产窗口,全套业务很快就办好了。

  “从今年2月起,政务服务大厅开始实行双休日、节假日‘不打烊’,方便群众办理业务。”石拐区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以来,包头市区两级多个部门都推出了365天“不打烊”服务,企业可在假期办理业务,一系列举措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包头市还在全市组建“1+10+N”企业微信群,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问题。群里有所在地区主要领导、各级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负责人。企业遇到困难在群里提出,各部门负责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时反馈,主要领导全程监督。“前段时间,我们公司急需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在微信群里反映情况后,很快就得到协调,及时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陈雅说。

  近年来,包头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全面压减审批手续、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企业新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以内,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社保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只需0.5个工作日即可办结,努力做到审批少、服务好、速度快。

 

  兴安盟 

  帮扶有资金 发展显实效

  本报记者 张 枨 翟钦奇 本报通讯员 李健萍

  一早,68岁的李喜春就拉着一车青草回了家,粉碎青草、三轮送料、铁锹填料、喂养牛群。

  李喜春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赛银花村,是当地的脱贫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成了贫困户,也不敢去左邻右舍串门,生怕别人以为我是去借钱的。”回忆过去,李喜春有些无奈。

  为帮助李喜春家脱贫致富,旗里给了2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李喜春购买了2头西门塔尔母牛。然而,他心中曾一直有个担忧,“要是扶贫工作结束了,村里把这扶贫牛收回去了,我以后可咋办?”

  脱贫攻坚过程中,有类似想法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为此,突泉县要求,获得扶贫资金的贫困户都与村委会签订扶贫资产确权书,明确扶贫资产归贫困户本人所有,产生的后续效益也都由贫困户本人受益。同时,还要签订扶贫资产承诺书,贫困户承诺不随意出售处理扶贫资产。如今,村委会里的一本本扶贫资产管理账本,记录着每一笔扶贫资产的详细情况。

  “自打签了扶贫资产确权书,知道这牛就是咱自己的,饲养得更细心了。”李喜春笑道。如今,他家的扶贫牛已从最开始的2头发展到了12头,同时依托政策,领养了20只小尾寒羊,也产生了5万多元的经济效益。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突泉县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从县级扶贫企业的资金流动,到养牛合作社的资产变化,再到村民家中的牛羊买卖,对每笔扶贫资产的去向都能了如指掌,对每次增值都能心中有数。

  截至目前,突泉县共形成扶贫资产近16亿元,到户产业从无到有、主导产业从弱到强、村集体经济从小到大,扶贫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但为脱贫攻坚工作“续航”,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充沛动力。

 

  阿拉善盟 

  戍边半世纪 接力守家园

  本报记者 翟钦奇

  天还没亮,牧民尼玛就早早地起床,步行几公里,来到边境线上开始巡视。

  尼玛今年75岁,1971年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恩格日乌苏嘎查当民兵并担任边境线护边员。那时刚刚25岁的尼玛没有想到,她会在这段边境线上坚守整整半个世纪。

  尼玛还记得来到这里的头一年,夜晚站岗时不能生火,也没有保暖的手套,“整个冬天,我都没有脱过大衣。”

  作为一名母亲,尼玛也曾面临抉择: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当初一起驻守的其他牧民家庭有些都离开了……最终,尼玛选择了留下,“祖国边疆总得需要人来守护,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兑现当初的承诺,守好这段边境线。”

  戍边的苦,除了恶劣的环境,还有难以忍受的孤寂。“最近的亲戚在200公里以外,最近的邻居也相距90多公里。有段时间,这里只有我们母子俩,我是‘连长’,儿子是‘小兵’。我和儿子哈达布和白天放牧守边,晚上听收音机、讲故事、猜谜语。”回望过去,尼玛语气平静。

  在母亲的感召下,哈达布和与妻子敖登格日勒接过了守边“接力棒”。“额吉(妈妈)腿脚不灵便了,我们要陪着她继续守护好这片边境热土。”哈达布和说。

  如今,边境线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尼玛一家人从毡房搬进了坚固保暖的房子,用电、用水、通信都十分便捷,医疗条件也更完善了。一家人在巡边之余,还养了骆驼和羊,有了稳定的收入。今年年初,尼玛家里还接通了无线网络。

  尼玛的年纪越来越大,但她还是放不下那段边境线。天气好时,她就和儿子一起去边境线上走走看看,“这段路我走了50年,以后你们还要继续走下去。”

  在漫长的边境线上,还有许许多多如尼玛母子一样义务戍边的牧民,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