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里,卡车厂冲压车间中机器的轰鸣声不断,随着冲压模具起落咬合,金属板材在模腔中被压制成各种形状。“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卡车的外壳。”43岁的冯斌(上图,本报记者祝大伟摄)是冲压车间模修工段班长,带领班组负责薄板车间两条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冲压模具的维护工作。
1997年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冯斌进入一汽公司从事模具维修工作。在冲压车间的模具维修区,一块块4米见方的模具整齐排列。“模腔内比头发丝细小的瑕疵都不能有,瑕疵会导致零件批量报废。”冯斌只需用手在如镜面光亮的模具表面轻轻滑过,便能察觉出是否有异常。
模具的磨损,90%以上需要手工修复。24年间,冯斌几乎每天干着比绣花还精细的手工活,刮削、焊接、打磨……在外人看来,模具维修岗位枯燥、辛苦,但他一直踏实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还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吉林省首席技师、省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刚到车间时,冯斌并不熟悉业务,为了学好技术,他报考了夜大,在7年时间内完成了机械制造、模具技术、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学习。2003年,公司的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投产。当时,公司里没人了解自动线模具的生产结构和程序编排。冯斌暗下决心要让这些进口模具在自己手中动起来。于是,他每天不分昼夜跟班学习,终于在半年后掌握了近百套模具的结构特点以及自动化设置。
2012年,冯斌代表公司参加全国第二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比赛中,他打磨整套模具的间隙全部控制在0.03毫米至0.05毫米之间,最终获得大赛“企业职工组优胜一等奖”,被授予“全国操作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在磨练中才能成长。”冯斌感叹,模具维修是一个复杂的高技术工种,一个工人需要经过近10年的磨练才能算成熟,“既要有精湛的手艺,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冯斌发现,车间里双动压力机由于结构复杂、精度低、动作慢,严重影响产能。于是,他加班熬夜研究,最终研究出大型双动式拉延模具改造技术,使得产线整体产能相对于传统工艺提升两倍以上,平均每年节创产值超3000万元。
近年来,冯斌先后解决了15项质量难题,完成12项技术攻关。他发明的“凸凹模光线检测法”等多项实际操作技术被推广至整个模具维修及制造行业。“技术工人多一份热爱和匠心,大国制造就多一份底气。”冯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