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首都开罗向东约50公里处,中企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新首都CBD)一期工程已初具规模。正在施工中的标志塔如今已成为埃及新地标,当地人视其为埃及经济建设的骄傲。
“曾经荒无人烟的沙漠里,一栋栋高楼正拔地而起”
清晨,太阳缓缓爬上地平线,大漠中高楼与吊塔的轮廓逐渐清晰。埃及工程师瓦利德登上标志塔,从高处眺望远方,用手机拍下壮丽的景色。“项目开工1000多天,曾经荒无人烟的沙漠里,一栋栋高楼正拔地而起。中国企业给我们新首都的建设带来巨大变化,我有幸成为参与者和见证者。”瓦利德说。
据介绍,标志塔设计共80层(约385.8米),目前已施工至356米,核心筒施工至74层,钢结构施工至59层。钢结构施工曾创下3天一层的当地施工纪录。瓦利德感叹说:“这样的建设速度令人惊叹。非洲第一高楼已经在这里诞生!未来它将吸引世界的目光,为埃及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首都CBD项目由中国建筑承建,计划在约50.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成写字楼、酒店、公寓等20个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7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大部分高层主体结构施工接近尾声,已有10栋高层办公楼主体建筑封顶。
要在沙漠这样的复杂环境中建设超高层建筑,独特的地质结构、常年风沙、夏季高温等都是巨大考验。中埃双方共同努力,破解项目施工中的难题。“为确保直径约70米、厚达5米的多边形钢筋混凝土超大底板浇筑顺利进行,我们研发了沙漠气候条件下耐久性强的自密实流态混凝土水化热控制系统,并针对混凝土配比进行技术攻关,取得了最佳配比数据和指标。”标志塔项目执行总经理魏建勋说,浇筑当天,12条混凝土生产线开足马力,128辆搅拌车不间断运输,100余名专业工程师驻点督查生产线运作,仅用38小时便完成了任务。
“中国企业在建筑领域拥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他们运用的很多技术,如模板用法、爬模技术、检测方法、桩基技术等,对全埃及建筑行业都将有非常大的启发和带动作用。”项目埃方建设商务开发部主管艾哈迈德·阿兹米称赞说。
“每一位新员工都能得到精准培训,快速成长”
卡车穿梭、塔吊转动、机器轰鸣……建设工地热火朝天。高峰时期,每天有6000多名埃及员工与2000多名中国员工在这里轮班工作,带动了当地年轻人的就业与职业技能提升。
“我从小便有个梦想,就是能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建造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建筑。能够加入中国企业团队,参与新首都CBD这样大体量、高难度的国家级项目,我感到非常幸运。”项目P4标段的埃及小伙阿穆尔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28岁的阿穆尔毕业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来项目工作后,每天除完成规定工作,阿穆尔下班后还拉着中国同事交流经验技术,并整理成笔记,同其他工友分享。“这几年,我从中国同事那里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工作方法,接触到很多先进的建造技术,这让我的业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在这里,每一天我都能学习到新知识。”工程师马哈茂德说,在项目工作期间,他第一次参与建设超高层建筑、第一次了解人工挖孔桩技术、第一次浇筑庞大厚实的桩基筏板……“中国企业在项目上推行‘师傅带徒弟’模式,为新入职的员工安排两位经验丰富的中方、埃方业务‘导师’,将教学培训工作常态化。这样,每一位新员工都能得到精准培训,快速成长。”
项目监理主席叶海亚认为,开展当地员工培训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它将对整个埃及建筑行业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埃中各领域合作越来越多,两国人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每当开斋节、宰牲节等当地传统节日到来时,我的中国同事们都十分重视,为埃及员工举办丰富的庆祝活动,准备节日礼物。公司还特别关心困难员工家庭,想方设法改善他们的生活……这些举措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项目行政助理迪米安娜·塔德罗斯告诉记者,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她也会与中国朋友一起写春联、吃月饼,共同庆祝节日。“企业开展的活动人情味十足,极大增进了我们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中国企业的到来,让我们对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在中国建筑工作了30多年的埃及员工哈南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埃中各领域合作越来越多,两国人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这是埃中两国携手打造的建筑奇迹。”埃及总理马德布利表示,新首都CBD项目不仅是埃及的新地标,也将是埃及现代化的象征。埃及《消息报》指出,项目建成后埃及将真正拥有世界级高档中央商务区。
“埃及是最早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新首都CBD等多个中企在埃实施的大型项目,是互利共赢伙伴关系的重要写照。”开罗大学经济与金融法教授贾巴拉表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多边主义和团结共赢的理念再次得以弘扬。
夜幕已至,星月相伴,焊花飞舞,中埃建设者合作奋战的画面,令人久久难忘。
(本报开罗5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