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空间站建造彰显科技自立自强(新语)

文 武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30日   第 14 版)

  面向未来,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能够探寻到更多的宇宙奥秘,开创新的辉煌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是我国航天史上值得书写的又一重要时刻。从南海之滨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发,长征五号B大推力运载火箭以万钧之力,将我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仰望星空,名为“天和”的核心舱正在沿地球轨道翩然而飞,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崭新步伐,让人击节喝彩。

  天和核心舱成功进驻太空,为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施工”交出了完美的第一棒。天和核心舱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航天器,好比空间站建造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积木”,它进驻太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核心舱已有能力支持航天员叩访太空并长时间生活。这也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稳稳迈开了第三步——建造空间站。从去年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揭开空间站建造大幕,到这次核心舱发射升空,我国载人航天真正迎来空间站时代。

  空间站的建成和运营将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近地轨道建造空间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也有丰厚的收获。中国空间站建成后,既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也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一流的太空实验和科学探索平台,独特而珍贵的太空环境和资源,将为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提供有力保障。航天技术的飞跃,加快了人类探索、开发、利用宇宙的步伐,带动众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进步和突破,推动航天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造福人们的美好生活。

  我国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艰苦卓绝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载人航天工程通过“神舟”“天宫”“天舟”等历次飞行任务,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太空加油”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立足自身条件,既考量当时科技实力,也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所前瞻。这使得中国空间站能够秉持规模适度、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理念,力争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完成更多的太空科学研究和探索。

  建造空间站是我国探索近地空间的一个壮举,核心舱发射的成功,是良好的开局,也是更多挑战的开始。不久之后,天和核心舱将首次接受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的造访;到2022年前后空间站完全建成,还面临着10次高密度发射和高风险的太空在轨建造任务……对无止境的太空探索来说,空间站只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新起点。面向未来,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能够探寻到更多的宇宙奥秘,开创新的辉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