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广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南京江宁 厚植“生态底色” 汇聚“绿色动能”

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盛大开幕
2021.4.16|南京·江宁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6日   第 08 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今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正式开幕。
  本届园艺博览会以“锦绣江苏·生态慧谷”为主题,深入挖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丰厚的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和园林园艺等资源禀赋,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释放显著综合效应的行业盛会。


  打造园林艺术典范 “生态江宁”锦上添花
  本届园艺博览会博览园(简称“园博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是南京紫东片区重要生态节点。园区充分结合地貌特征,由时光艺谷、苏韵荟谷、云池梦谷、崖畔花谷四大花园组成。按照建设精品园林的目标要求,呈现出四大特色。
  传统园林艺术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园博园城市展园,通过对江苏经典园林要素的创意提取,把江苏省13个地市园林文化和园林技艺进行集成表达,传承园林经典,再现江苏园林胜景。
  城市山体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园博园通过对生态遗址的科学修复、更新织补和景观再造,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涵养山地自然植被,重塑缓冲植被景观,还原野趣栖息环境,打造生态系统良好的都市地景奇观。
  现代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园博园建设保留了水泥厂工业遗存,实施对崖壁矿坑及工业厂房的活化利用,融入新科技,植入新功能,实现人工与自然、历史与当代的生态对话。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本届园博会坚持科技引领,合理选用园林植物新品种,普及应用乡土适生植物,形成良好的景观空间和生态效应,塑造城市高品质建设的江宁样板。
  园博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于建设“江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高水平公园”。江宁用“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的工作干劲,奋力把园博园打造成精品之作。园博园落户江宁,是对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认可,将进一步助推江宁全域旅游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塑造文化休闲旅游品牌 最美乡村画卷全域展开
  近年来,江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全域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累计建成1000多个美丽乡村,其中,市级以上的美丽乡村3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扎实推进一批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牛首山、汤山等生态文旅新地标加速崛起,不断丰富“来江宁织造幸福”的城市品牌内涵。
  江宁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2019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江宁全域旅游已从串珠成线升级到联网成片。东部有国家级汤山旅游度假区,紫清湖旅游区优势叠加;西部有生态旅游廊道,黄龙岘、大塘金等美丽乡村和银杏湖、牛首山等风景区交相辉映;中部湖熟、淳化等打造“大都市近郊水乡田园旅游示范区”,可以说是“全域有景,处处皆景”。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江宁区高标准完善旅游交通、游客服务、智慧旅游、安全应急、市场管理、购物消费等公共服务网络,正加快建设广受游客欢迎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绿色动能”活力迸发
  近年来,江宁积极抢抓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连续三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昂首阔步挺进江苏“排头方阵”。
  江宁现已形成以智能电网、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三大智能产业”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软件、新型航空、新型环保“三大新兴产业”为支撑,以未来网络、未来生物医药、未来材料“三大未来产业”为后劲,以云计算、高端商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一批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新“3+3+3+1”现代产业经济体系,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行动计划。同时,积极构建创新孵化圈层,推动紫金山科技城加速崛起。
  当前,南京市江宁区正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两区四地”发展坐标,以“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为总体定位,建设高能级集聚的现代产业强基地、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乐居富庶地、高质量内涵的生态文旅秀美地、高效能治理的文明风尚新高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数据来源: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