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措龙滩村——

攒出致富冲劲儿(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本报记者 刘成友 贾丰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4日   第 02 版)

  春染高原,马廷军开始拾掇屋里屋外,添置、清洗床上用品,反复练习烹饪技术……再过些日子,他的农家乐又要开门迎客了。

  先前,马廷军一家住在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阴田乡措龙滩村半截沟自然村。那里自然条件差,冬天一场雪,人都难出门。

  儿子马文龙学得一身拉面手艺,攒了钱想开店,到头来还是犹豫,“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吃水都得赶着驴下山去驮,到外地去开店,爹娘咋办、娃咋办?”

  2017年,措龙滩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第二年,马廷军一家和另外96户400多人,整体搬迁到本村靠近国道的集中安置点,由此告别了“土房、土炕、土路”。

  “住进砖瓦房,吃水用电都不愁,学校、超市、卫生所都有。”搬出了穷山村,还得攒出致富冲劲儿。没了后顾之忧的马文龙带着媳妇去了山西太原,一个灶台、两间门面、几套桌椅,拉面馆很快开张。

  “现在他们的面馆一天最少卖2000块钱,每月按时给我打1万块。”马廷军的脸上泛着自豪,“娃这么拼,我也不能闲着啊!去年就搞了这个农家乐。”

  “村前就是国道,村后有山有水,等到油菜花开,漫山遍野都是,游客多着呢!”马廷军搓搓手,咧嘴笑,“去年7月开张,两个月就赚了一万好几。今年要为旅游旺季早做准备。”

  在措龙滩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不止马廷军一家。留在村里的,有37户搞起了牛羊育肥;外出打工的,把拉面馆开到了湖北、山东、新疆等地。

  蹚出路子,挣到票子,也换了脑筋、长了精神。“村子变美了,环境更好了,人心更齐了。”驻村第一书记张生权说。

  “全县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587户2212人,初步形成以种植养殖、拉面经济等到户产业为主,乡村旅游、光伏开发等多种产业形态并存的发展格局,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门源县县委书记孙绣宗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激发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内生动力,让出去闯的人安心挣钱、留下的人舒心致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