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保护的前提是尊重(快评)

陈圆圆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2日   第 11 版)

  近年来,不少文物古迹成为热门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仿古景区、建筑也闹出不少笑话:前有“双眼皮、红嘴唇”的“现代”兵马俑,后有水泥版复建的龙门石窟;前有“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后有石窟造像被涂上浓艳“彩妆”……文化遗产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利用,避免“破坏性修复”,令人深思。

  文物古迹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是延续历史文脉的有形载体。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坚决刹住滥建山寨文物之风,有力维护文物真实性和历史文化遗产尊严。近期,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均发布相关保护条例,禁止修建与文物相关的人造景观、景点,遵守最低程度干预原则。加强对文物科学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督促落实,任重而道远。

  一些地方兴建山寨建筑、粗制滥造文物,这些人造景观和山寨文物不仅歪曲历史、伤害文物自身价值,还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周边自然、人文环境造成损害,长此以往,更导致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营养不良”。保护的前提是尊重。期待此次相关部门的通知能引起各地重视,刹住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维护文物的真实性,如此才能更好回馈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倾注的热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