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1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本报记者 马跃峰 高 炳 游 仪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0日   第 01 版)

  春雷阵阵,春雨如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南北土地落差数十米,以前坑坑洼洼,旱涝难治。一场春雨过后,积水能否排掉?

  雨过天晴,绿卷麦田,雨水顺麦间浅沟流出。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自信满满,“实施两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全村1.37万亩确权承包地平平整整,旱能浇、涝能排。”

  今年,小岗村又启动“引淮润岗”项目,将淮河水引上岗坡地。南北双向,两条水源,助力小岗村和周边耕地旱涝保收、一年两熟。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去年底累计完成8亿亩建设任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造良田,端牢中国饭碗,广袤田野佳音频传。

  强化资金保障

  提高建设标准

  “今年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达750万亩,比去年增加90万亩。”这些天,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黄幸福既振奋不已,又深感责任在肩。河南省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已经批复41个县98个项目203万亩,4月底前大部分项目可开工建设。

  不仅要扩面积,更要提标准。在已有5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基础上,河南今年将再建30万亩以上的示范区,亩均投入从1500元增至3000元以上。

  升级版高标准农田是什么样子?

  放眼河南省商水县张庄镇的大片麦田,新修的16公里水泥路宽阔平整,42公里衬底渠硬化翻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

  这片示范区科技含量不少。气象显示、墒情监测、苗情监测等设备一应俱全;自走式节水灌溉机张开百米长的“臂膀”,配合沟渠引水、固定式喷灌,为灌溉上了“多重保险”。

  种田大户邱守先拿出手机,轻轻一点。远处,田间喷头自动打开,“根据墒情,设置浇水时间,浇完自动停止。水肥一体,混合喷洒,节水节肥。”

  商水县过去缺水,旱灾频繁。去年,商水县投资1.5亿元,打造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我流转耕种的2100亩地,浇一遍只用两天,每亩只花四五元。去年倒春寒加大旱,普通地一亩收麦子700多斤,我每亩打了1300斤。”算着账,邱守先笑容洋溢。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万里介绍,河南累计建成6910万亩高标准农田,亩均提升粮食产能超150斤,亩均实现农民增收约155元。到2025年,河南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可达8000万亩以上,稳定保障650亿公斤以上粮食产能。

  建设高标准农田,离不开给力的投入。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867亿元,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各地将农田建设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事项,强化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

  今年安徽将建设500万亩高标准农田,亩均投入从1500元提高到2250元。“一方面,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申报项目。”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说,2019年、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受益对象承担投入项目80个,吸引社会资金6489万元。

  在安徽省明光市金桥湾产业园的6100亩高标准农田里,工程建设刚刚结束。进园区,蹲下看,搓把土,肥沃又松软。

  “深耕过后,等水稻育秧,5月就能种。”明光市桥蒲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卞泽西看着“宝贝土地”,喜不自禁。合作社流转1.5万多亩地,一季稻、一季麦轮作,穿插玉米和油菜,“其中七成是高标准农田,不仅粮食产量高出普通农田20%,品质好,卖价也高。”

  2019年,得知省里有政策,财政补助80%,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高标准农田,卞泽西赶紧与明光市农业农村局联系。项目往上申请,土地流转先行。很快,合作社新流转过来6000多亩地,申请也批复下来。

  财政资金投入732万元,卞泽西自筹183万元,去年9月施工队整地清淤、修路通渠。见工程进展顺利,卞泽西又投入130多万元,深挖沟,拓宽渠,硬化道路1.5公里。

  从用好土地出让收入、用足新增耕地收益,到推动发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债券、有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各地着力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更上一层楼”。

  强化质量监管

  完善管护机制

  安徽省怀远县河溜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整修道路、桥涵、防渗渠,工程监理、群众代表监督施工,来来往往……

  “这个项目,面积两万亩,涉及7个村庄,目前进展过半。”河溜镇水利技术推广站站长贾尚明在现场指挥。工程实施前,设计人员实地勘查后形成方案,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意见。怀远县农业部门、镇政府、施工单位、专业监理、第三方检测、农民监督员“六位一体”全程监督。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抓好新建项目全程质量管理,加强工程建后管护,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

  在湖南省常德市,农业部门引入第三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组成监督巡查组,及时掌握全市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总体情况,特别是工程进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山东省寿光市实施村级义务监督员制度,项目区的每个村庄都有3至5名义务监督员,由受益群众对项目质量实施全程监督。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后甄村村民王应杰,现在每天都要到地里转一圈,检查机井、变压器。1500多亩地,哪儿有井,何处是桥,他都门儿清。

  商桥镇建有4.6万亩高标准农田,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网格。第三级网格设“一长三员”——网格长,由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或种粮大户担任;管护员,由责任心强、有管护能力的村民担任;监督员,由村组干部、老党员等担任;农技员,由技术人员担任。

  作为种粮大户,王应杰被聘为后甄村第三级网格管护员,每月拿补助500元。不久前,村民靳自权反映水管漏水,王应杰急忙赶来,手机拍照,传到镇网格化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转办,安排维修,不到1小时换好水管。

  今年,漯河市30万亩高标准农田将全部建立“三级网格管理体系”。

  长期管护,经费从哪里来?商桥镇党委书记朱昊说,商桥镇每年从水费中提取约45万元,县财政安排20万元,用于支付55名管护员报酬、维修护理、给农田基础设施上保险。

  四川省要求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多元化管护经费合理保障机制,由县级财政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落实管护经费,并将工程建后管护落实情况纳入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范围。江西省今年出台文件提出,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开展项目区“田长制”建后管护试点。

  从河南的农田管护“网格长制”、江西的建后管护“田长制”,到安徽出台农田建设工程管护规定……各地正不断总结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经验,完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内容,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强化激励约束

  引导良田粮用

  以前没想过种地的“90后”周地帅,如今已从城里回到小岗村,成了“新农民”。

  小岗村实施第二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全村流转土地达9500多亩,约占可耕土地面积总量的七成。

  眼瞅着高标准农田建起来,周地帅的岳父流转经营600亩地忙不开,于是周地帅辞掉工作,回家种田。

  “这是撒肥机、无人机,那是播种机、打浆机……”“90后”种地,理念新,用的也都是新型设备。受益于地大平整,新农机“跑”起来通达畅快。去年,周地帅帮周边农户开展无人机飞防,面积达7000亩。

  同为“90后”,商水县的刘记森也感受到智慧农业带来的科技范儿。

  农校毕业后,刘记森加入父亲刘天华开办的合作社,流转、托管数万亩土地。杀虫灯、测报灯一应俱全,监测作物成长环境,及时搜集病虫害图像,分析研判,及时预防。

  “没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些新技术就很难推广,种粮的比较效益就很难提高。”刘天华说,“现在地力好、产量高、效益大,种粮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1月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依法严管、良田粮用等原则,“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要以保障粮食产能为首要任务,确保吃得饱,还要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奠定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各地着力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支持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

  四川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创新种植技术,推广“粮经”“粮经饲”等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做到既重视“米袋子”“菜篮子”,也重视“钱袋子”。

  河南省按照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的路径,在高标准农田推广优质专用小麦。目前,优质专用小麦发展1533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8%,大部分是种植在高标准农田,订单率稳定在80%以上,收购价较普通小麦每斤高0.1元左右。

  “以此为界,一侧种强筋麦,专做面包;一侧种中弱筋麦,用来做馒头、面条。”刘天华指着脚下的路比画,“小麦产地、品质实现可追溯,再打出自己的品牌,市场更好。”

  今年,陕西省将建设高标准农田290万亩,同时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依托高标准农田,以臊子面闻名的岐山县正大力发展“一碗面”经济。“今年,布局原料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到10月前,建成优质小麦专供面粉原料基地20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达到7万多亩。据初步统计,综合一二三产业,全县‘一碗面’产值达到125亿元,到‘十四五’末,产值可达200亿元。”岐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晓宇满怀信心。

  (本报记者黄晓慧、方圆、王丹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