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拍摄红军长征的故事,我走进了雪山。
春节前,我从傅东育导演那里得知要拍摄献礼建党百年的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这部剧讲述从1921年以来的40个故事,与我们经历的时代密不可分。我当即表示希望加入,但一直没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角色,直到遇见《雪国的篝火》剧本。
这是根据红三军团第六师十七团一连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故事。长征途中,他们必须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鸟兽无踪的雪山。在完全断粮的情况下,炊事班为了保障连队过雪山,一个接一个献出生命。很多人来不及留下自己的名字,只在一个破旧的饭盒上刻下属于自己的符号。我努力控制情绪,读完了这个故事。掩上剧本那一刻,泪水抑制不住地夺眶而出。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那股子力量,我一直渴望表达的高尚情怀,这就是《长征组歌》所表达的内容。“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这首歌我小时候听过,那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歌词里的艰难与牺牲。现在演绎这个故事,我该如何表现这些质朴而伟大的红军战士呢?
讨论剧本时,我提出,希望真实完整地还原过雪山的画面,希望导演帮助演员拿掉所有的表演技巧,回归人在极寒环境下、面临生理极限时的真实状态。所以,就从节食和减脂开始吧。10天后,我的体重只剩58公斤。中午在拍摄现场,为保持身体的饥饿感,我是不吃饭的。后来,我发现好几个演员为了感受饥饿,都在最大限度的节食。再与一切现代生活隔绝吧。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朋友的联络,安静等待,只为了走向真实的雪山。
实地拍摄第一天,雪山刮起了白毛风,整个摄制组猝不及防,没有帐篷,没有热水,没有带够防风防寒物品,手冻僵了,脸被风吹干了,嘴巴甚至没有办法说台词……但我们有创作热情。如果没有这样的风暴和冰雪,为什么来这里拍摄呢?为了让观众看到风雪如刀的画面,我们必须走进雪山,只有回归真实,才能向观众展示严酷如炼狱的环境,才能彰显红军战士的革命意志。即使风雪大到几米之外看不见人,即使双手暴露在风雪中让人疼得直掉眼泪,我们依然相互安慰着、鼓励着,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向前推进。
拍摄第六天,暴雪。我和导演商量,剧本描述我扮演的老钱坐靠着大石头,在寒冷和饥饿中离世,我更想让他最后和雪山融为一体。导演说:“这当然是更好的表现,但这意味着演员要一动不动躺在雪地里,直到被大雪完全掩埋。你能承受吗?”“来了,就已经准备好吃苦。我只要最准确最震撼的画面。所以,我期盼着明天有更大的风雪。”
第七天,天气如我所愿。躺在刺骨的雪地里,尽量让思维放空,但身体会告诉我,寒冷的雪正一点一点“吞噬”身体,由冷到麻到疼,下半身、胸口、脖子、脸,没有了光线,不能呼吸了……想起读过一位红军老战士的回忆文章,过雪山的时候,又累又饿,有一块大石头,想靠着喘口气。石头晃了一下,回头仔细看,是战友的遗体。长征中的雪山,是无数战士的遗体组成了路碑,一路引导着战友向前进……这让我想到《长征组歌》里的歌词:“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古今中外的军事史上,有哪一支军队在如此艰难恶劣的条件下走过这样的长征?有哪一支军队能在直面生死的征途中不灰心不丧气,更加团结、更加昂扬地走向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
今天距离长征已近90年,当年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建了高速公路,天堑架起桥梁,山峦铺设铁轨,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旅游景区。今天的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年轻人还会记得红军走过的路吗?
这就是我们拍摄《雪国的篝火》的意义吧。就是这支队伍,走过雪山草地,走过鸟兽难过的绝境,战胜日寇,打败腐败的国民党军队,赢得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独立而强大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战胜苦难中走过百年,这个百年之路,就是共产党人用信仰照亮的光明之路。
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历史。作为文艺工作者,我的责任就是演好红军,真实细致、最大限度地还原红军的崇高理想和革命情怀。
所以,在开始拍摄的第一天,我郑重向剧组临时党支部递交我的入党申请书。从那天起,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作者为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