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学术的气象与生活的涵养

——评《袁行霈文集》

张立敏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6日   第 20 版)

  袁行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人文学者。他耕耘杏坛60多年,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全国高等院校通用教材;学术专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诗学通论》《唐诗风神及其他》《中国文学概论》,功底深厚;《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研究》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必读书目,《陶渊明影像》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别有洞天。在教学、科研之外,袁行霈还创作了不少诗词散文,咏志抒怀。新近出版的《袁行霈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对袁行霈学术人生的一次集中呈现,从中可以阅读他的治学之路,感受学术名家的才情与学问。

  袁行霈认为作诗讲究气象,做学问也讲究气象:“不强服人而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这套文集显示了袁行霈学术上的这种气象。袁行霈的治学领域广泛,涉及小说、诗歌、文学理论,无论是小说目录的调查,还是中国诗学通论、唐代诗歌、陶渊明的研究,都显示出开阔的视野与全局把握能力。数量惊人的著作中,不少具有开创之功。即以诗歌研究而论,上世纪80年代,当学术界习惯于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角度研究诗歌时,袁行霈提出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把基础建立在对大量作品的具体分析上,并且主张借鉴国外的语义学成果,建立我们民族的诗歌美学语义学理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言”“意”“象”“境”等范畴,建立起一整套诗歌艺术研究的理论体系。“把诗作为诗,从它所具有的艺术特点、艺术魅力入手进行研究”,成为学术研究新范式,对于当今的古典文学研究具有开创之功。

  袁行霈治学,还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与方法。在诗歌艺术探索中,他认为,就一个诗人来说,人格、气质、心理、阅历、教养、师承等都起作用;就一个时代来说,政治、哲学、绘画、音乐、民俗等都有影响。只有把诗人诗作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才有可能看到艺术的奥妙。在陶渊明研究中,他不局限于文学史,还从魏晋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史甚至艺术史、社会风俗史中去讨论,全面、立体地揭示陶渊明的思想、个性与艺术风格。在唐诗研究中,他主张加强综合研究,调动一切研究方法和手段,建立以唐诗为中心的多学科研究新格局。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提出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的理念,对文学史研究中文学缺位、过于史学化的倾向起到纠偏作用。

  一位学者的为学之道和他的人生之路脱不开关系。阅读《袁行霈文集》,可以感受其丰富的阅历、生活的诗意和为人的通脱。古人探赜文章、才华的奥妙,重视社会历练和壮丽山河的熏染。袁行霈也多次说,人生的阅历丰富了,做学问的眼光自然有所不同。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半工半读的经历,对他来说,不仅强健体魄,锻炼意志,而且丰富了生活,让他体会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之深。这段经历使他对人民的朴实、善良、勤劳与智慧,有了深切的体会,情感得到升华。

  袁行霈兴趣广泛,除了阅读和写作之外,还喜爱音乐、书法,不仅如此,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乐趣。他说:“我喜欢有趣的人、有趣的言谈和有趣的东西;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因为他们保留与生俱来的‘天趣’。平时吟诗、读画、观赏书法作品,也往往从其‘趣’中领会作者的天真、天机和智慧,从而得到愉悦。”由于兴趣的广泛,他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艺术门类中领会到艺术的共通性。他喜欢读帖,一边读帖一边放音乐。眼前是二王、苏黄米蔡,耳边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书法与音乐,中国和欧洲,颇有可以沟通的地方。巴赫与颜真卿的恢弘,贝多芬与苏东坡的豪放,肖邦与文徵明的俊逸往往令我惊讶其间的相似。”来自生活的这份“趣”与“通”,涵养着他的学术,带来学术与人生的双重收获。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