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评论员观察)

张 凡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6日   第 07 版)

  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让那些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最近,一档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广受欢迎,成为现象级文化亮点,并带动“典籍热潮”,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人思想的宝藏,是先贤智慧的结晶。但提起古籍,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导致部分典籍或高悬在象牙塔,或尘封在藏书馆。如何让经典不再“高冷”?如何让今天的观众对古老的典籍产生共情?《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宋应星与袁隆平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其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让我们直观了解一部部典籍的闪光故事、流转传承,它还将那些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再到讲述《史记》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正是这些闪耀的思想光芒,让节目在声光电交织的宏大场面之外,更有着强大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精神内核。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典籍里的中国》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到《国家宝藏》用故事化演绎的手法讲述国宝文物背后的传奇;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用秀逸韵致的舞姿演绎大唐盛世的文化形象,这些节目无不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用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表达方式与历史握手,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动于中国文化的弦歌不辍。推动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处走来,让那些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如此强调赓续文脉香火?《典籍里的中国》的开场白,或许可为答案,“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那些在血脉和文脉中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文化正是内在的密码。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