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图书都是传播知识、交流文明的重要载体。出版在传播效果上兼具权威性、系统性、长期性和深刻性,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作用。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更加期待了解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理念、思想、价值和经验。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作者、译者和出版家将目光投向中国主题图书出版,期待以阅读推动世界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国。
迄今为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已出版33个语种,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发行覆盖最广的领袖著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推动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习近平总书记著作,是对外阐释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解码中国奇迹、回答世界之问的权威读本。
“十三五”期间,中国外文局对外出口中国出版物1950万册,输出版权3479项,一批当代中国作家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海外呈热销态势。这些都表明,中国出版走出去加速推进,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中国对外出版的规模、质量、影响等与出版强国还有不小差距,中国出版走出去将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需要从内容、话语、渠道等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
——要深入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彩故事。在中国悠久历史和伟大实践中孕育的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许多人类共通的道德操守、理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是对外出版的珍贵宝藏。中国外文局出版的“四大名著”“熊猫丛书”“中国文化与文明”“大中华文库”等多语种中华文化文学丛书,一直在海外长销不衰。“十四五”时期,要加强对外出版的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结合国外读者的普遍关切,策划出版和阐释推介更多展示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主题图书,让各国读者在故事中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要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对外译介能力。文化差异是对外出版面临的直接挑战,在对外出版中要避免简单生硬的翻译,以跨文化交流的视角、以符合国外读者文化认知和阅读习惯的方式叙事说理,传递事实、情感、理念和价值。要充分发挥中国翻译协会等专业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集中力量培养一批有志于从事图书翻译的高端领军人才,同时在国内外发掘和凝聚更多的翻译家、汉学家,系统开展中国主题图书外译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对外出版水平。
——要加快推动对外出版转型升级。全球化、信息化给中国对外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顺应出版行业发展潮流,适应信息时代传播特点,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是对外出版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要加强国际合作出版,充分利用已有的60余家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与国外出版机构共同策划、编辑、翻译、出版、发行更多中国主题图书,提高本土化出版发行能力。要大力推进数字出版,推动更多的多语种电子书刊、数据库等文化产品走出去,建设和用好亚马逊“中国书店”、“阅中国”中国出版物海外发行云平台、中国国际云书馆等数字化海外营销推广渠道,更好服务中国出版物海外落地。要加快对外出版与新媒体新业态的融合发展,运用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的载体和形式,推动出版内容的创新性转化,不断开拓对外出版新领域新空间。
以书为媒,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初心使命,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外出版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中国外文局作为对外出版的国家队,将继续改革创新、拼搏努力,与国内外出版同业加强合作,为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全面建设出版强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中国外文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