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过创新传递文化自信(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龚 良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30日   第 12 版)

  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既能满足人们对时尚性、舒适度和审美观的要求,又能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精神层面美好需求的产品

  

  在时间的长河里,中华文明始终传承有序,不同时期都有鲜明特征,通过当时人们的创造性劳动,生产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这既是对中华文化的有益传承,更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这是新时代的召唤,需要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现代化进程中符合大众需求的时代特征。

  新的时代特征,既要有物质产品的要求,更应有文化精神的要求,需要汲取了中华文化精髓并有所创新发展的时代产物。今天,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既能满足人们对时尚性、舒适度和审美观的要求,又能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精神层面美好需求的产品。

  要实现这一创造,离不开考古探索发现、遗产保护传承和文化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考古发掘研究应凝聚地域文明,遗产保护利用要立足传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要依托传统文化、立足生活需求。我们要创造的既有文化商品,又有文化产品,但他们都应具备属于今天的时代特征。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文化文物工作者都可以大有作为。南京博物院努力让文物“活起来”,创造更多更加符合今人审美观和舒适度要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改扩建后的南京博物院,既保留中国建筑之固有形式,又创造出符合江苏地域特色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建筑外形,使建筑内外空间符合博物馆服务观众的需要。在展览方式上,我们也不断创新,策划“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化”系列展览,讲述传统生活之美。在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上,我们为其赋予中华传统文化和江苏地域文明要素,用精致美观的产品传递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既反映中华文化特色,也反映现代化美好生活的时代特征。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更应该是文化发展的现代化。在新的时代面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共同创造出为今人所喜爱、为后人所自豪的时代特征。

  (作者为南京博物院院长,本报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