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3月2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殷新宇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5日   第 03 版)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俄罗斯瓦维洛夫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遗传学系主任叶辅根·雷德钦科感到振奋。这位国际植物病虫害防治专家感慨道:“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才干和辛勤战胜了贫困。”

  雷德钦科积极参与了兰考的减贫工作。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河南开封兰考曾是中国出名的贫困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5年,受当地农业专家之邀,雷德钦科来到兰考。“当地小麦种植一直深受蚜虫侵扰之苦。我告诉大家,培育小麦新品种是防治蚜虫最经济环保的方法。”前往中国之前,这位俄罗斯专家已经仔细“备了课”。

  刚到兰考,雷德钦科就扎进麦田,开展田间调查研究。“土地的利用率很高。勤劳的农民在最小块的土地上都种植了小麦,田间没有杂草。”这是他对中国农村的第一印象。同时雷德钦科也发现,因缺少作物轮作等,害虫在田间繁殖传播。

  从那时开始,一心想为中国农民培育抗蚜小麦新品种的雷德钦科,几乎每年都来河南。他被开封市政府聘为顾问,为当地培训大量农业技术人员。在他推荐下,俄罗斯科学院、国家农科院等机构近10位专家来到开封参与超级小麦育种研究。

  雷德钦科和兰考的河南天民种业公司长期合作。在他看来,合作伙伴这十几年来的变化,正是兰考脱贫攻坚的缩影。“最初只有平房和低矮的小楼,后来建起了实验大楼和多座仓库,购置了先进设备,支持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日渐雄厚。他们还与多所国际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小麦育种工作越来越高效。”

  通过密切合作,小麦抗蚜虫新品种终于在河南培育出来。开封市大面积应用新品种,每年大约可减少小麦损失1.2亿公斤;通过减少田间农药喷施,实现年增收节支6000万元。“过去,我在麦田里总能看到农民们站成一排,背着喷雾器喷洒农药。现在,无人植保机在很短时间里,就能完成一大片麦田的农药喷洒任务。”雷德钦科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发展高质高效的农业,持之以恒地向农业科技投入大量资金,这为取得今日的减贫成就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身上体现出的坚毅、勤劳等精神,也是实现脱贫的重要因素。

  2017年,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也是中国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因为对中国农业发展所作的贡献,雷德钦科获得201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雷德钦科告诉记者:“现在看兰考,完全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再也没有当年贫困县的模样。我为见证和参与了这一伟大进程而深感荣幸。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本报莫斯科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