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色降临,一束光照进空空如也的洞窟,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以3D投影形式重现。这是不久前,阿富汗当地民众发起的巴米扬大佛被毁20周年纪念活动上动人的一幕。佛像威严的影像与民众灿烂的笑脸,经由社交媒体传遍世界。
梳理纪念活动背后的历史经纬,不免令人唏嘘。巴米扬山谷有3000余个大小石窟,诞生于公元6世纪左右,却于20年前在战乱之中历经浩劫。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整体列为世界濒危文化遗产。人们不忍让灿烂的文化就此消逝,以科技手段追忆往昔,寄托了多重期许。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所言:“文化遗产给予人们憧憬未来的力量和自信,它是社会凝聚和重生的力量。”
回荡在巴米扬山谷的哀歌,折射了战乱造成的破坏。由于缺乏保护条件,自2006年来,231件侥幸躲过战火的阿富汗国宝级文物,不得不辗转于国外20余家博物馆,以巡展方式加以保护,直到去年才回到故乡。贴满通关认证标识的文物箱本身甚至也是展品,成为战乱中阿富汗文物颠沛流离的真实注脚。更令人叹息的是,还有大量盗掘文物被装进木箱,由黑市走私到外国藏家手中。仅在2019年秋季的一次打击文物走私国际合作行动中,阿富汗海关就在喀布尔机场截获971件文物。
同样的悲剧在过去数十年间还在多国不断上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所覆盖的地区,与全球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地区高度重合。53处濒危遗产中超过60%与战乱有关,其中22处濒危遗产来自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利比亚、马里等处于战乱中的国家。“重要的历史建筑碎片如垃圾一般散落在街头”,居住在伊拉克历史文化名城摩苏尔的一位老人发出的哀叹令人痛心。
世界文化遗产大量存在于文明交汇地带,蕴涵着人类历史进程中因多样文明融合而形成的宝贵价值。无论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呈现的东方文化与希腊雕塑艺术风格的结合,还是叙利亚布斯拉古城内罗马大剧场和清真寺的比邻而立,都诠释着文明包容互鉴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生机。反观现实,大量世界文化遗产深陷战乱带来的冲击和威胁,这是何等苦涩而讽刺的古今对比。
“捍卫文化多样性不是奢侈品,而是建立更加和平社会的基础。”在巴米扬大佛被毁20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的呼吁也是关乎人类未来的课题。如何终结战火和瓦砾中的文明哀歌,值得这个星球上所有期望美好生活的人们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