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预付消费要提防“跑路前促销”(百姓关注)

本报记者 齐志明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2日   第 07 版)

  读者钟女士最近来信反映,自己持有某知名食品连锁品牌的卡券,打电话订购时,客服热线无人应答,通过官方微信下单,也无法成功兑卡。但她发现,该品牌仍在其官方微信号大肆促销,吸引消费者购买卡券。“这不是明摆着欺骗消费者吗?”钟女士认为,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存疑,却仍在搞促销活动,一旦公司跑路,消费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近日,该品牌运营管理团队发布说明称,企业经营活动确实面临困难,但品牌已经完成管理决策层的人员交替,生产线供应链也逐步完成升级,将陆续恢复配送服务。但据记者了解,该品牌已被媒体曝光运营异常,实控人疑似失联,其母公司及实控人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等也接到大量消费者投诉。

  类似钟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一段时间以来,家政、健身、医美、美发、连锁食品等行业的预付消费纠纷显著增加,一些无良企业甚至在准备跑路前还不断加大促销力度,以极低的价格、极大的优惠吸引消费者,不了解内情的消费者往往掉入陷阱。

  “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多渠道筹款回款原本情有可原,但故意隐瞒经营状况、持续投放促销广告诱骗消费者进行资金回笼,这样的营销方式已经触犯了法律。”中消协监督部有关负责人汤哲说,跑路前搞促销,实际上就是企业不愿意承担市场风险和经营不善的失败成本,试图将经营者的损失转嫁给不了解实情的消费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跑路前促销”的做法还衍生出新的骗局。比如,在运动健身领域,有些经营团伙租用场地声称要开办健身房,装修时却有意拉长装修周期,延迟设备进场时间,与此同时,却雇佣人员大量散发传单,招揽客户预付费充值办卡。等消费者想要去健身时,发现场地仍在装修,但实际上经营团伙已经卷款跑路了。

  对此,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委会主任芦云说,预付费消费风险通常有两类,最常见的是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故而终止经营,企业未提前通知已交付预付款的消费者并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服务又无法联络;而另一类是企业在经营初期或者开展有关营销之初,就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圈钱而开店,吸引消费者交费办卡后就关门跑路,还有的明知自身经营不善,想着在关店前再捞一笔。业内人士表示,相关企业在明知出现重大风险且难以恢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仍然持续宣传、收取高额费用,已经涉嫌合同诈骗。

  “有关部门应追究法人代表与实际控制人责任,构成诈骗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广东深圳市读者周先生建议,主管部门应通过企业开办审核、资金账户监管、信用审查、批评约谈、追究刑事责任等手段,加大对欺诈行为和不良营商手法的约束和惩处力度。

  中消协近期也发出消费提醒:预付费消费的时候,务必留意企业经营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当出现更换店名或老板、低价反复促销、拖欠员工工资等情况,需要提高警惕。对涉嫌诈骗的企业和经营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在推行投诉信息公示制度,要适时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