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让绿色在大地上蔓延(说道)

程 晨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2日   第 14 版)

  未来的绿色,需要今天的我们来种下。当绿色在大地上蔓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在心中扎根

 

  热播剧《山海情》中,戈壁滩上恶劣的生态环境令人望而生畏,基层干部马得福安抚村民:“将来这树栽多了,生态就会变了。”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森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水固土、涵养水源,又为众多物种提供了生存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陕西榆林、山西右玉、福建东山,一代又一代人靠着植树阻挡风沙的侵袭,争得了生存空间;在云南丽江、甘肃定西、福建长汀,一个又一个地方通过植树治理水土流失,优化了生态环境。

  其实,植树造林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存储二氧化碳,在温室气体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一方面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坚持植树造林、保护林业资源,以提升固碳能力,于2019年提前实现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马得福们在戈壁滩上种下的树,不仅遮挡了风沙,为闽宁镇带来希望,也延缓着气候变化,为世界带来希望。

  植树造林带来的生态福利,实实在在地改善着人民的生活环境。我国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天然林,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成果斐然。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2%增长到目前的23.04%。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随之而来的是人进沙退的巨变。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均保持缩减态势。

  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今天的满目葱茏来自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和广泛参与。1981年以来,我国有超过160亿人次参与义务植树,共义务植树数百亿株。今年,“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等“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我国新的气候行动目标中,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量从45亿立方米左右提高到60亿立方米……这些,都显示着我国推进国土绿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未来的绿色,需要今天的我们来种下。近年来,我国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拓展到八大类几十种。渠道的拓展、形式的创新,让更多人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当绿色在大地上蔓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在心中扎根。

  春风又起,找个适合自己的方式,一起植树去吧!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