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民主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3月18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

实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履职思考)

本报记者 倪 弋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8日   第 18 版)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为长期从事种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对此倍感振奋。“种子是决定粮食单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李成贵举例说,过去玉米亩产很低,随着杂交种的普及,玉米单产水平才呈现出稳定向上的增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履职调研和科研工作,李成贵认为,目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在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利用、育种理论和方法、品种培育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创新效率和产业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新的技术成果推广程度较低,种业企业规模效应还不够高。“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资源禀赋相对较弱,应着力加强种业科技的创新研发,实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助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李成贵说。

  “‘十四五’期间,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提高种业创新效率和产业化水平。”李成贵建议,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并以此为抓手促进种业企业提高质量,“要进一步推进科企合作,让科学家创造价值、企业家放大价值。”李成贵举例说,玉米品种“京科968”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7家大型种业企业合作研发,目前“京科968”每年推广面积已达3000万亩,既提升了玉米单产水平,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除了农作物种业之外,畜牧业育种创新同样值得关注。李成贵说,畜牧业育种周期长,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要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畜牧育种人员的预期收益,提高科研人员从事畜牧育种的积极性。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