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3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稳就业彰显信心底气(人民时评)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01日   第 07 版)

  稳就业经受住了疫情的“压力测试”,这背后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效,体现着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发展的民生温度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人的目标任务;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2%,低于预期控制目标……前不久,2020年中国就业“成绩单”发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就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谓来之不易、十分珍贵。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2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同比下降5400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2%。再加上,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就业压力之大可以想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就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率先复工复产;在3月份就实现了湖北之外地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达80%。随着复工复产复市持续推进,就业岗位逐步恢复,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长。2020年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7%,同比上升幅度收窄至0.6个百分点。可以说,稳就业经受住了疫情的“压力测试”,这背后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效,体现着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发展的民生温度。

  前段时间,中国2020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公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季度V形曲线在社交媒体刷屏。事实上,稳就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韧性。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增速超30%,新增社会就业20万人以上;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逆势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带动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形势逐步回稳向好。反过来看,稳就业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复苏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为经济持续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千家万户的“饭碗”。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发展经济,无论是做好“六稳”工作还是落实“六保”任务,稳就业都被摆在突出位置,都获得了力度空前的政策支持。面对艰巨的保居民就业任务,相关部委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2020年2月至年底,企业养老、失业、工伤3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4万亿元,2020年共向608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042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1000亿元。应出尽出的保就业举措,能用尽用的拓岗位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劳动力市场波动,我国就业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

  稳就业不仅稳住了就业总量,而且优化了就业结构,增加了就业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职业选择。数字化运营师、互联网在线教育培训师日益受市场青睐;食品造型师、旅游体验师、健康管理师等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当前,我国新就业领域和就业方式不断拓展,新业态欣欣向荣,新岗位层出不穷,开辟了更宽更广的就业渠道,也为就业增添了新潜力、新韧性。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稳就业,不仅为亿万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最坚实的人力基础。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至关重要。展望“十四五”,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我们有良好基础,有信心底气。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