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暖阳,反季节蔬菜和水果长势喜人,柑橘挂满山坡,蔬菜绿遍河谷。
走进四川荣县鼎新镇西堰村,路边一簇簇青花菜已经成熟。很快,经过农用三轮和大卡车接力运输,它们就将出现在大城市的商超菜市。远处的一座座蔬菜大棚里,西红柿苗正努力生长。
时值正午,西堰村一组村民刘隆轩干得带劲儿,尽管外套敞着,额头还是渗出了汗。“趁着天好,我把土翻一翻、晾一晾。”挖起一锹脚边的小草,他顺手一翻盖进土里,“这些鹅儿草在地里沤烂了,是很好的有机肥。”
之前种的青花菜已快收完。“你看这土,一捏就散了。”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和能弯腰抓起一块土,轻轻一捏,细碎的土粒顺着指缝撒落下来。“以前土壤板结,抓不动,也捏不碎。”
从2019年开始,荣县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进行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荣县通过争取项目资金2000万元,实施2万亩柑橘产业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县财政还自筹资金,拟投资8000万元实施10万亩的土壤改良项目。
朱和能说:“希望通过政府项目示范引领,让农民认识到施用有机肥的作用,自觉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让秸秆‘肥料化’利用成为常态。”
“地里种的包谷,秸秆全被四川键祥农业有限公司收了去,换回了两包有机肥,我全给撒地里了。”刘隆轩用锹随手一铲,一块黑黑的泥土便显露出来,“瞧,这就是有机肥。种茄子结果期更长,可以多摘一茬呢。”
“用有机肥种菜,产量高,好吃,更好卖。”乐德镇回龙殿村村民张小良在县农业农村局和农机专家指导下,流转了50亩土地建设蔬菜大棚,实行“菜稻轮作”,施用有机肥增产增收,2018年就甩掉了贫困帽子。“西红柿亩产量能高到5吨以上,品相好口感好味道更好。”
站在一旁的荣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吴文忠接过话头:“通过对项目实施前后土壤采样并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施肥区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了11.45克/千克,实现了年均提升1克/千克目标。土壤板结情况得以改善,更加疏松,团粒结构明显。去年上半年,干旱气候条件下抗旱保水能力明显增强,化肥较往年使用量减少1/3以上。”
此外,荣县还实施“粮经复合、菜稻轮作”模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连片,‘三网’配套,梯格相间,绿色生态,实现‘旱涝保收、宜机作业’。”朱和能介绍,荣县已建成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53万多亩,到2021年末,全县高标准农田将建成56.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