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
湿地公园润杭州
本报记者 方 敏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美,野趣盎然。这里有711种维管束植物、892种昆虫、186种鸟类,一年四季生机勃勃。
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实施,湿地生态系统按下了“重启键”。如今,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已成为杭州的一张生态旅游“金名片”。
“当年的综合保护工程可以说是抢救性工程。工程实施之前,湿地水质一度跌至劣五类。”说起西溪湿地的变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刘想打开了话匣子,通过加强原生态保护、地形整理、植被配置等系列举措,西溪湿地逐步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
随着西溪湿地的“重生”,2005年5月1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湿地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始终要放在首位。”刘想介绍,西溪湿地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3个功能区。超过80%的区域不对游客开放,生态环境较好、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域实行封闭保护。
杭州专门出台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对湿地内放生动物、引进外来物种、游客接待容量等作了具体规定。
如何在有限的生态承载力下,做好物种保护工作?西溪湿地专门组建了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出谋划策。
“适量的人工干预必不可少。个别区域如果有外来物种侵入,可能会迅速占据主导生态位,使部分本地物种消失。”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蒋国红介绍,除控制单一物种数量外,西溪湿地在原生态基础上,进行了不少改建和提升工程。
与2005年前统计数据相比,目前西溪湿地的维管束植物增加了522种,昆虫增加了415种,鸟类增加了117种。
莲花滩、千金漾、朝天暮漾三大观鸟区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龙舟盛会、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传统民俗活动,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据统计,2020年,西溪湿地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园区旅游收入达8500多万元。
空中俯瞰,面积11.5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在湿地公园东北角的桑梓样区域,由59幢白墙黛瓦建筑组成的创意产业园格外醒目。在保护的基础上,西溪湿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海南长臂猿从2003年的2群13只增加到5群33只
雨林深处有猿啼
本报记者 黄晓慧
“天真冷,斧头岭都结了冰,好在今年肖蒲桃、黄桐丰果,长臂猿饿不着。”1月13日,一夜淅淅沥沥的冻雨过后,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王进强背起潮乎乎的行囊,在层峦叠嶂的山岭继续行走。已经长达10天的雨林穿行,在他脸上留下的喜悦多于疲惫。
近20年的护林、监测经历,让王进强成为能识别上千种热带雨林物种的“土专家”。自2019年4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后,王进强巡山时又多了一项任务——做海南长臂猿生存环境调查,为建设生态廊道探路。
新年伊始,10多个监测队员就扎进雨林,做长臂猿栖息地猿食植物样线调查。“以前是每一公里一个网格样线,这次缩小到每500米一个网格样线,记录所见的猿食植物及每一个树种的丰度。”王进强说。
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作为热带雨林旗舰物种,它们的生存状况反映着雨林的生态健康情况。
“保护海南长臂猿,对保护整个雨林意义重大。而保护雨林,对保护整个海南的生态意义重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处负责人洪小江说。
2014年强台风“威马逊”袭来,造成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多处山体滑坡、水土流失严重。“海南长臂猿终生不会下地,只依靠双臂行动,而且只在雨林的原生植物上觅食,台风冲断了它们的觅食之路。”洪小江表示。
2015年,海南林业部门及公益机构在滑坡处种下约1200棵树苗,并为长臂猿架设起绳桥,帮助它们在15米宽的浅沟隔开的栖息地之间移动。洪小江介绍,绳桥有效解决了长臂猿的栖息地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2016年以来,海南又实施了长臂猿栖息地恢复工程。
2020年8月,人们发现的第五个海南长臂猿家庭群,产下了第一胎宝宝,使这一全世界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从2003年的2群13只增加到5群33只。为了让这“一家三口”拥有更舒适的新家,护林员们追随它们的活动路径,一路捡拾收集它们的食物残渣和粪便。
“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手段已从过去的单一禁猎,发展到如今的生存环境保护;保护理念已从保护单一物种,发展到如今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整个雨林生态。”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执行院长汤炎非说。
保护区森林面积超过5万公顷,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守护珠峰原生态
本报记者 徐驭尧
天刚蒙蒙亮,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日县管理分局局长次欧,就和同事们一起从县城出发,再一次踏上了巡护路。
进珠峰保护区的山路回环曲折,脚下就是山崖。车上的人们集中注意力,四处打量可能突然出现的野生动物。从定日到珠峰大本营,沿途的山上没有高大的乔木,多为低矮的灌木和岩石。高原冬日中午阳光刺眼,灰黄的地面成为动物们最好的保护色,让人难以辨认。
但是次欧和同事们经验十足。转过一个山口,他和同事们在远处的山岭上迅速分辨出了一群山羊。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次欧和同事们确认,那是一群10只左右的喜马拉雅塔尔羊。大家迅速把观测到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位置记录下来,以便后期继续开展保护工作。
这次巡护耗时两天,一早从县城出发,到晚上抵达位于山区深处的绒辖乡,次日返回。沿途记录各种动物、植物信息,并巡查是否有破坏环境的违规行为,向群众宣讲环境保护知识。“两天的巡查下来,我们在保护区内多次遇到喜马拉雅塔尔羊、藏雪鸡等动物,还在绒辖乡附近的山林看到长尾叶猴。”次欧说。
“这些年的变化真的很大!”次欧说,前些年,从定日县城到珠峰脚下,100多公里的路程,顶多遇到一两群野生动物,规模也都不大。而现在,每次去珠峰都能遇到四五群野生动物,规模大的有100只左右。动物的数量、种类进一步增加,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
这背后,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近年来,珠峰管理局定日分局采取诸多措施,约束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活动。在珠峰保护区内的道路旁和村庄里,保护生态环境的警示牌和标语随处可见,群众的生产生活严格限制在划定的区域内。次欧说:“每年夏天的旅游旺季,都会给珠峰环境保护带来不小的压力。保护人员会守在景区入口,为游客发放宣传单、提供环保袋,提醒游客减少在景区内留存垃圾。”
珠峰保护区涉及定日、定结、聂拉木和吉隆4个县,面积达3.38万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增大,珠峰保护区内各类珍稀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雪豹为例,管理局大力保护和修复雪豹栖息地生态系统,目前,根据有关研究的数据,珠峰保护区内雪豹数量已经恢复到192至267只。
珠峰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珠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珠峰保护区森林面积达到5516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4.85%。保护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达30目93科491种。
在次欧看来,珠峰脚下的生态环境仍然脆弱,人类的一点活动,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珠峰生态的保护一点都不能懈怠。我们要尽心尽力守护好珠峰脚下的一草一木。
长江三峡库区珍稀植物保护成效显著
守好物种基因库
本报记者 程远州
“过两个月,等它们再壮实些,就可以回归老家了。”1月22日,长江三峡大坝坝顶,望着苗圃中绿意盎然的荷叶铁线蕨,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黄桂云满面笑容。开春之后,他们将把眼前这叶如荷叶、状似灵芝的珍稀蕨类,尝试野外移栽到群落原产地重庆石柱、湖北恩施。
荷叶铁线蕨是三峡库区特有濒危植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位列“极危”。
20年前,在沿江野外考察时,黄桂云在湖北恩施江边岩石上发现小片分布的荷叶铁线蕨,立即展开抢救行动。黄桂云说,多年来,她和团队通过迁地、传统繁殖和克隆技术,繁育出荷叶铁线蕨5000多株。
荷叶铁线蕨“起死回生”的经历,见证着三峡库区珍稀植物保护的艰难和成效。
三峡区域地理环境独特,分布着2000多种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物种资源宝库,也是我国特有植物分布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黄桂云介绍,三峡工程的开发和生态保护是同步开展的,从1992年起,三峡集团的科研人员就开始对三峡库区的珍稀植物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在实验室内模拟植物野外生长环境,开展批量繁殖。近年来,三峡集团每年划拨数千万元支持科研和保护,加大对可能受到工程影响的三峡库区陆生、水生植物的保护力度。
上半年在野外走访观测,下半年在实验室内培育苗木,几乎成了黄桂云10余年来的工作常态。“这些年,我们抢救的三峡特有珍稀植物有1181种,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峡珍稀植物研究与保育基地。”黄桂云说,在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珍稀植物示范区,最初迁地保护的2.58万余株各类珍稀植物,已经新繁育出18万余株。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三峡植物园也在珍稀植物保护方面颇有成效。
前不久,三峡植物园的科技人员将精心栽培的巴东木莲进行野外回归栽植,巴东木莲野外回归数量突破2000株。三峡植物园主任宋正江介绍,巴东木莲是中国特有树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除了巴东木莲,我们还开展了疏花水柏枝、红豆树等珍稀濒危植物的繁育试验和回归试验,并在宜昌市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等地建立了试验林。”宋正江说,目前已收集三峡地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460种,建立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迁地保护基地450余亩、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圃30亩。
“从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提出之后,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重视,三峡区域的山林都有了护林员,认识植物、保护植物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黄桂云说,她的愿望就是看着一个个珍稀植物物种在野外成群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