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2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传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喻思南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19日   第 11 版)

  科技人员是有祖国的,他为祖国谋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
  ——王大珩

  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年过九旬的王大珩委托秘书恳请与会者: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这不是王大珩第一次善意推辞。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王大珩常说,自己顶多是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国家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完成的,并不是个人的功劳。

  1948年,王大珩满怀报国之志回国。当时,国内想制造光学精密科学仪器,却拿不出制造它的材料——光学玻璃。

  一切从零开始。1951年,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这是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两年后,这里成功熔制出第一炉光学玻璃,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光学玻璃的历史。

  1956年,制定《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王大珩提出中国要做自己的电子显微镜,苏联顾问认为难度太大,规划时间内中国做不出来,如果要用,可以向苏联买。中科院领导来询问,王大珩拍着胸脯回答:“做得出来!”短短数年,他带领团队相继研制出了史称“八大件一个汤”的代表性成果(“八大件”指8种光学仪器,“一个汤”指融化态光学玻璃),奠定了我国国产精密仪器的基础。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其中有王大珩和同事们研制的大型光学测试仪器的贡献。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他和团队研制的对地观测相机,带回了清晰的地面图像。1980年,我国完成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他参与了船用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的研制任务……

  谈起科研秘诀,王大珩总是说:“老老实实地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回国60多年,王大珩很少发表论文,而经他审定的文章、报告、讲义却车载斗量。说到新中国光学发展史,谈起别人的贡献他如数家珍,提到自己时却总是轻描淡写。

  1986年3月,王大珩获悉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后,当即联合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给邓小平写信,提出要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科技。这封信得到了中央重视,批准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

  退休后,王大珩也没有闲着,一直为发展高科技奔走呼号,提出成立中国工程技术科学院的提案,建议国家重视对大型飞机的研制……他说:“科技人员是有祖国的,他为祖国谋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6岁。

  本版制图:蔡华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