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假日生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2月1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青海张家寨

社火开场了

本报记者 刘雨瑞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11日   第 07 版)

  辽阔的高原,突然,“咚”的一声平地而起。舞槌人将手停在半空,许久,鼓声才缓缓消散——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张家寨村社火开场了(见图,资料图片)。随后,鼓声渐密,唢呐、铜锣、小钹等乐器依次加入。这时,村民吴红莲率领秧歌队上场了。她们手握粉色镶边折扇,脚踩黑色软质皮鞋,身着烫金刺绣红色戏服,舞步契合着欢快的节奏,引起观众阵阵欢呼。

  “这扮相,在过去可不敢想。”吴红莲在村里舞了二十几年社火,颇为感慨,“过去把皮衣翻过来穿,绒毛向外,就算戏服;铁丝绕两个圈,缠上棉花就算眼镜;随便拿张黄草纸戴头顶,就算帽子。”

  社火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千百年来,百姓通过歌舞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2006年,民间社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按照传承,不仅要‘舞社火’,还要‘接社火’,欢迎邻村的社火队,就像迎接拜年一样。”吴红莲指着广场边堆满瓜果的桌子说:“过去有口饭招待别人就不错了,现在生活好了,人家热热闹闹地舞,咱实实在在地迎。”

  扮相美了,招待人的伙食丰富了,社火的内容形式也在不断变化。除了秧歌、舞狮、舞龙、高跷、划旱船等传统项目,还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和流行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唱词的改变最为明显。”看记者好奇,吴红莲直接唱了起来:“当劝人心(啊)吃粮人听,总书记嘱托记心间,生态环保着实抓,绿水青山是金银山(呀),植树造林修水道,碧水蓝天多看看(哎)。”歌声吸引了一大群观众。

  社火与时俱进,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自发参与。吴红莲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寒假返乡后加入了舞龙队。“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做一件事的感觉很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年轻人的参与。”他认真地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