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社会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2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进家门、探实情、解难题,各地关爱生活困难群众——

摸清需求,帮扶做细做优(送温暖 过新年(下))

本报记者 蒋云龙 毕京津 杨文明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09日   第 13 版)

  核心阅读

  春节将至,各地走访生活困难群众,根据大家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帮扶。对脱贫户,摸清薄弱点、稳定促增收,消除返贫风险;对困难老人,用好用足政策,兜底基本生活;对残疾人,动态了解阶段性需要,送衣送物、照顾生活、帮助康复。

  

  走访脱贫户——

  稳定增收防返贫

  还没到过年,重庆奉节县新民镇北庄村陈雨龙家的客人却来了好几拨。帮扶干部郑艳是陈雨龙家的常客,但最近郑艳去的那天,陈雨龙却不在家。她立马改道去了镇上少儿艺术培训中心,见到忙得不可开交的陈雨龙,开口就问:“今年挣的钱够不够用?过年有没有难处?”

  “郑姐您放心吧,我刚算了算账,到手还有3万多元,今年能过个好年。”陈雨龙说起这话,眼带笑意。陈雨龙是重庆姑娘,今年24岁。2017年,母亲病重,父亲也因慢性病需要天天服药,陈雨龙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家照料两位老人。

  “收入归零,开销猛增,一年要跑无数次医院,医药费、生活费都压在我头上。”陈雨龙说,生活的压力陡增,但她告诉自己要撑住,自己撑不住,这个家就完了。

  当地扶贫干部为陈雨龙家用足了政策:每年医保可报销10万余元,医疗救助也落实了3.6万余元,父亲被纳入低保,每月有390元保障基本生活。

  “因病致贫,年轻的陈雨龙却没被压垮,一直想着要靠勤劳脱贫。”郑艳说,后来她稍微能腾出点手来,给自己打电话,说想办个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对这个坚强的小妹妹,郑艳由衷地佩服,也尽心尽力帮忙咨询证照办理的事宜,还帮忙申请落实了5万元小额贴息扶贫贷款。

  “去年11月份,陈雨龙主动申请脱了贫。”郑艳说,“她说压力还是大,学生已经有120多人,家庭的压力变成了工作的压力。但看着她嘴角有了笑意,我觉得她心里甜。”

  年前这几天,新民镇上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也对所有脱贫户进行了全覆盖式的走访。“我们不是单纯送点米面油,而是带着问题和政策去入户。一问‘两不愁三保障’有没有薄弱点,能不能过好年。二问岗位收入稳不稳,来年存不存在返贫风险。不仅问,还要看,看冰箱看衣柜;而且还要算,一笔收入、一笔支出地算,避免出现虚高的脱贫账。”新民镇副镇长陈小琴说,“从走访情况看,‘两不愁三保障’已经都有保障了,家家户户都在筹备这个喜庆的新年。最重要的是,增收渠道和务工岗位也都基本稳定。”

  关爱困难老人——

  置办年货做家务

  2月5日一大早,河南太康县逊母口镇党委副书记高海龙和县民政局的几名帮扶人员就敲开了67岁老人程维贤的家门。今天,他们带着米面油和新被褥,还有慰问金,专门来为老人送年货。

  “高书记来了……”一听声音,程维贤老人就猜到了是谁。“这些年,俺和老伴儿有病,镇里和县民政局可没少帮俺,又送钱又送物。”看到大伙儿,程维贤老人的脸上挂满笑容。

  程维贤老人家住逊母口镇程楼村,和老伴儿陈爱梅育有3个女儿。23年前,弟弟去世后,他把3个侄子也收养了。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侄子们都很争气,两个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个还考上了研究生。

  不料,病魔却突然降临这个家庭。2017年,程维贤老人患上了尿毒症。随后,老伴陈爱梅又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县民政局随即把程维贤老人纳入帮扶对象。镇里也成立志愿服务队,定期上门探望,干农活、洗衣服、为老人买药、带着老人去医院做透析……3年来,只要程维贤和老伴有需求,志愿服务队的帮扶都风雨无阻。“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回忆起这些,程维贤老人眼里噙满泪水。

  放下东西,高海龙几人就忙活开了:扫地、铺床叠被、陪老人唠家常、询问老人身体状况。整个上午,欢笑声不时从程维贤老人家里传出。

  交谈中,程维贤老人了解到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他马上拿出手机,拨通了3个侄子的电话下达“命令”:“你们3个安心在那儿过年吧。家里的年货镇里和县民政局都给咱置办齐了,啥也不愁。想我们了,就打个视频电话。”

  今年1月中旬以来,太康县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行动,及时足额向乡镇下拨了临时救助金,将监护缺失的困难老人和暂时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同时,县民政局还为全县3.7万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米、油等过年慰问品。

  与此同时,大家也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据统计,逊母口镇已有120多名老人劝说自己在外务工的子女留在工作地过年。老人们都说,“想儿孙了,就开视频看看。等春暖花开再和他们团圆!”

  慰问残疾人——

  送衣送物送康复

  春城小年,阳光明媚。眼看邻居们忙进忙出购置年货,张萍有点开心不起来:自己所住的社区在昆明城郊,有些年货得专门进城买,往返一趟不方便;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搬米搬油,已经感觉吃力;更何况,儿子因为车祸受伤,被鉴定为残疾人,自己哪敢长时间离开?

  “叮咚——”,门铃声打断了张萍的思绪。

  站在门口的,是3位老熟人,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副主任张政强、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钱洪娇和建工社区党委书记江海榕。

  “主任、书记,怎么又来了?”前不久因为儿子的事才找过社区,张萍没想到街道、社区这么快又上门。

  “这不快过年了吗,社区给你和你儿子送年货来啦!”一边说着,江海榕一边把米和油送进了客厅。家里热闹,儿子也跟着手舞足蹈,“谢谢你们来看我”,平常只能说出几个字,今天儿子说出了一整句话。

  其实不但有米和油,其他过年“装备”也一样不落。张政强帮忙撕掉满是灰尘的对联,贴上一副新对联;钱洪娇把红彤彤的大灯笼、中国结挂在客厅;知道家中有小孩,金马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志红特意买了新衣服让社区干部带过来。“感谢党委政府年年牵挂,社区上门,年货到家了!”张萍看着孩子试穿新衣,心里的高兴劲儿全写在了脸上。

  街道社区年底走访慰问的残疾人,还有很多。建工社区81户残疾人家庭,江海榕那儿都有台账:子女入学情况登记表、住房情况登记表、就业情况登记表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慰问时,不但送上慰问金,还能结合每家实际情况,送上他们可能需要的康复器具、轮椅、衣物,更精准地提供服务。而在平时,社区的网格员也会时不时上门问候,动态了解持证残疾人的日常需求。

  “张阿姨,您还缺啥?我们给您送来!”江海榕问道。张萍立马摇头:“过春节送年货、给我儿子做康复、我去照顾公婆时你们帮我照顾儿子……社区送的温暖够多了!”

  江海榕不放心,又叮嘱张萍“有什么需要随时说”。张萍说:“大致够了,要是缺啥,我就去咱们社区的‘爱心超市’再找找,那里东西便宜。”原来,为了帮助残疾人特困家庭、困难居民、低保家庭等群体,金马街道建立了面向13个社区的“爱心超市”,每到传统节日,超市不但拿出一部分商品打折出售,还会免费发放相应节日的物品,让大家深深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关爱。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