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友好医院的病房里,温暖的阳光照在一位百岁老人的床边。他是一位外科医生,那双饱经风霜的手,依然遒劲有力。
辛育龄,1921年2月出生,曾任北京胸部肿瘤研究所外科主任、副所长,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首席专家。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用一把刀、一根针、一支笔书写了传奇人生,被誉为“白求恩式的医生”。
百年沧桑,见证了一位白衣战士的赤胆忠心。他曾开展了国内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他首次将针刺麻醉应用在胸外科手术,在国际上引起极大轰动。他在手术台上坚守了60年,用仁心仁术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白求恩身边的小战士
1937年,年仅16岁的辛育龄不愿做亡国奴,奋起参加了冀中人民自卫军,从此走上了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道路。
1938年5月,辛育龄正式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冀中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后又被分配到制药厂,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4月,辛育龄被派到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亲身感受到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辛育龄回忆,当时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带领手术队赴前沿阵地,同志们劝他:“离敌人太近了,危险!”白求恩大夫却说,距阵地愈近,愈能多救些伤员。尽管简陋的手术室外炮火连天,手术室内的白求恩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把手术做完,展现了超人的胆量和精湛的技术。
在一次战斗中,由于日本人飞机轰炸,驮药箱的马匹受惊,药品散落一地。辛育龄赶紧拽住惊马,整理药箱,左手臂却被划伤,鲜血淋漓。白求恩赶过来给他处理了伤口,这伤口瘢痕一直陪伴他走过战争年代。白求恩光荣牺牲后,辛育龄始终没有忘记白求恩的启蒙和教诲。白求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的一生。
1940年,刚满19岁的辛育龄担任冀中军区制药厂厂长。当时,部队里流行疟疾和疥疮。辛育龄走访当地郎中,带领职工和老乡上山采摘常山、青蒿等中草药,并且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方便战士服用,取得了良好疗效。他还研制成功一种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很快消灭了疥疮。
1947年7月,辛育龄从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医科大附属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辽沈战役时,辛育龄奉命带领医疗队赶赴沈阳参战。东北解放后,辛育龄被任命为盛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顺利完成了医院改制。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后,辛育龄被调任保健防疫处长兼干部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辛育龄组织医疗队赴朝支援,负责收容伤员,安置在吉林、黑龙江等省进行治疗。
胸外科事业的拓荒者
1951年,辛育龄被我国政府派往苏联医学院学习胸外科技术,1956年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掌握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胸外科技术。
回国后,辛育龄来到位于北京通州的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后更名为北京结核病研究所),组建了胸外科。当时,传统的结核病治疗方法,对于重症晚期肺结核病人治疗无效,病人经常发生窒息性死亡。辛育龄经过仔细研究,探索出双腔插管麻醉下肺切除手术,治疗了200多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病人,均获得成功。自此,双腔插管麻醉法在国内得以推广,为胸腔外科扩大适应症和保障手术安全提供了有效手段。
医学探索,永无止境。辛育龄还应用支气管残端黏膜外层缝合法,完成了4600多例肺切除手术,将残端瘘的发生率降低到0.4%,基本上制止了此类并发症,提高了肺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1963年,辛育龄的相关论文在莫斯科外科学会上宣读后,受到国外专家的赞同,并被国内很多医院采用为常规缝合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尚未建立胸外科。经卫生部门批准,辛育龄牵头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举办胸外科医师培训班。从1958年到1980年,共为全国培养出3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他们很快成为全国胸外科的中坚力量。辛育龄经常赴各地帮助胸外科医师做手术,有40余家医院的胸外科是在他的指导下建成的。
辛育龄非常重视学习和运用祖国医学。临床上,肺癌术后患者常因刀口痛、咳痰困难和排尿不畅而苦恼,辛育龄在1958年学习中医过程中接触到针灸,发现在试用针灸治疗后患者的上述症状可以得到控制。于是,他把针刺麻醉作为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成为针刺麻醉手术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1970年6月25日,一台由辛育龄主刀的肺切除手术正在进行。这台手术首次运用一根针进行针刺麻醉获得成功,震惊了医学界。1972年2月,美国代表团访华期间,听说中国有一种名为针刺麻醉的技术,可以在病人清醒状态下实行肺切除手术,便提出要看手术的全过程。2月24日,美国代表团一行30余人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观摩了针刺麻醉手术实施的全过程。
患者是一名普通工人,因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准备做右肺上叶切除术。从针刺麻醉操作者辛育龄在病人前臂外侧扎针捻动到实施开胸手术,从病人安详的表情到呼吸、血压、心律等数据,美国人全部做了摄像和记录。最后,全身麻醉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辛育龄用了72分钟就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术后,病人还从手术台上坐起来,笑容满面地回答了美国记者的提问。看到病人神志清醒,平静自如,没有痛苦,美国代表团成员被针刺麻醉的神奇效果折服了。
1984年10月23日,中日友好医院正式开院。第二年,辛育龄主动请求辞去院长,希望回到胸外科工作。他说:“组织上交给我的筹建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我更愿意专心做一名外科大夫。”
1986年,65岁的辛育龄萌发了用直流电杀灭肿瘤的大胆设想,动物实验获得成功。在查阅资料时,他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一位瑞典科学家不谋而合。为此,辛育龄提出了不用开刀局部杀灭肿瘤细胞的“电化学疗法”。由于电化学疗法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非常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辛育龄还在实验中发现,电化学疗法具有强力的止血效果,并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治疗血管瘤领域。
辛育龄说:“中医要向西医学习,西医也要向中医学习,中医和西医要互相协作,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爱患者的慈祥长者
年过八旬之后,辛育龄仍坚持每周出门诊,并参加科室查房。辛育龄说:“病人是我们学习的源泉。医生为病人服务,也从服务中学习。我同病人已建立了深厚感情,看病是我最大的乐趣。”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梁朝阳回忆,直到90多岁,辛育龄办公室的灯光仍然每晚亮起。自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辛育龄从未放下过手术刀。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在患者眼中,辛育龄不仅是一位医学权威,更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有一次,他给一名6岁的患儿做血管瘤手术,由于患儿对麻醉药品过敏,出现麻醉意外,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辛育龄十分镇定,他弯腰俯身,趴在床边,亲自为患儿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直到患儿心跳、呼吸、意识恢复正常,而年逾七旬的辛育龄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经过一周的理疗才恢复过来。
辛育龄每次开胸之后,他动作极其轻柔。他还提醒,胸腔镜手术用卵圆钳夹肺的时候要轻柔,能不夹最好不夹,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在他的教诲下,胸外科一直保持着这个好传统。
为了减轻病人负担,他长期坚持出诊不设特需专家号,只设普通专家号。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他不仅千方百计节约费用,还会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病人。救治危重病人,他可以在手术室坚守七八个小时,术后彻夜不眠,亲自守护。他敢于承担风险,对于那些病情复杂又做过多次手术失败的病人,甘愿主动承担风险,尽量救治。
在离开白求恩的日子里,辛育龄沿着白求恩的足迹继续前进,成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一座“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