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为青年文化交流架起“立交桥”

任玉文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29日   第 20 版)

  图为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现场,选手“云端”参赛。

  不久前,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和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落下帷幕。经过层层选拔,300余位大、中学生从全球数十万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五大洲选手相聚“云端”,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在线比赛。

  “五洲选手共竞技,云端相聚展才艺。相隔十万八千里,天涯乐享一台戏。”外国选手集体创作了一首打油诗,以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比赛。本届“汉语桥”首次采用线上形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是赛事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线下比赛项目移至“云端”后,带来许多挑战。以全球半决赛中的客观选择题为例,不仅要经过题目设置、题板设计、系统编程与在线包装等多个步骤,还需要保证五大洲15名选手能同时收到题目,并于10秒内作答完毕及时反馈到比赛现场。整个过程需要高度的精准与同步,才能确保比赛公平、顺利举行。在录制过程中,节目启用云服务器,把“虚拟引擎”首次应用于大屏在线包装的研发与制作中,使活动实现单机位、同场景、无缝多屏输出技术。同时,以互动需求为切入点,节目开发近20个交互页面,有效保证了实时连线、互动答题、正反双方辩论、留言感受讲述等各环节的呈现效果。

  “汉语桥”借助新技术既保证了赛事的延续性,摸索出一套打破既有制播方式的“云化”机制,还衍生推出“我与汉语的故事”Vlog创作、中国音乐文化线上国际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各国青年提供更加多样的交流平台。本次“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比利时选手戴庐可就从比赛中获得启发,他希望未来能结合自己经验,开办一档以外国青年看中国为特色的短视频节目,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可以期待,更加立体的“汉语桥”将激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意,让交流“不断线”,友好“常在线”。

  今年的“汉语桥”尤为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刚过完18岁生日的意大利姑娘以一首动人的中文歌曲,献给全世界的抗疫人员;围绕“同呼吸,共命运”的主题演讲,多国选手与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进行视频对话,大家共同回忆了抗疫过程中中国和世界各国互帮互助的友好情谊……世界青年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危机的感人瞬间定格在屏幕上,保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近20年来,“汉语桥”系列比赛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万人次,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展示中文水平的重要平台,真正成为“沟通世界的语言之桥、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多年实践表明,“汉语桥”并非仅仅是从中国通往世界的“单向桥”,更是一座让各国人民互相了解、交流沟通的“立交桥”。参加比赛的国际学生们,用双眼见证中国,以心灵感知中国,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