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0)

人民日报 2021年01月2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提琴家吕思清——

最完美的演奏在下一次

本报记者 王 瑨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21日   第 20 版)

  图为吕思清演出剧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进入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观看视频。

  “因为采访,要调整练琴的时间啦!”吕思清张口不离小提琴。

  4岁半学拉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7岁获得第三十四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至今在海内外演出上千场,演出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吕思清与小提琴的关系,似乎印证着那句古诗:“一弦一柱思华年”。

  近日,小提琴家吕思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他与小提琴的故事。

  记者:2019年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诞生60周年。迄今为止,您已录制5个版本的《梁祝》,演奏近千场。对您而言,这首曲子意味着什么?

  吕思清:1959年,《梁祝》实现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探索,很多艺术家都演绎过《梁祝》。它属于中国,属于所有爱音乐的人。《梁祝》是我演奏最多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它见证了我的艺术成长和成熟。18岁那年,我学拉《梁祝》,父亲将手抄的曲谱寄给我,在封面上写下期许:“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演绎这个曲子的最大转折点,是1993年我与曲作者何占豪、陈钢两位先生的见面,让我真正理解了“中西合璧”,比如小提琴曲中融入越剧的紧拉慢唱。

  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很重要。每当我演绎《梁祝》,脑中浮现的是活灵活现的故事。“英台抗婚”的激烈、“楼台相会”的缠绵、“梁祝化蝶”的凄美……演奏者的音乐幅度越大,幅度间的情感层次便越丰富,表现力和戏剧张力便越强,他的音乐就越能打动人。

  记者:动人,是评判演奏水平的标准之一。《梁祝》既是您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享誉世界乐坛的中国“好声音”。古典音乐要“声入人心”,靠的是什么?

  吕思清:古典音乐界的“中国力量”正在崛起,我们要善于用小提琴这种西方乐器的表现手法,将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厨师做菜,对味道的点滴差异极其敏感,他需要上百次实验,调料何时放、放多少、浓度多少,都需要细致考量。演奏者研究曲子,是同样的道理。毫厘之差,音乐的“味道”便不同了。比如,《梁祝》中“英台投坟”段落的处理,音滑上去前的休止符多长合适?一个休止符,体现的是音乐张力和人物思想的交锋。这个“休止”要像拉满的弓箭,储备直击人心的能量。

  弦音即心声,好的演奏是对每个时间点的合理把握,0.1秒乃至0.01秒。强弱、节奏、速度的安排,背后是演奏者的巧妙构思,它需要与听众的心跳合拍。这种“心跳”,只有在现场能体会。演奏者要站在听众角度去表现情感,而不只是感动自己。

  记者:一首曲子要练习和演绎上千遍,您如何看待重复的技法训练与充满新鲜感的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

  吕思清:真正的技术,体现在演奏者对乐器和音乐的掌控力。怎么把大众熟悉的《小夜曲》拉得美妙动人?《爱的忧伤》《美丽的罗斯玛琳》小提琴技法上并不难,但如何演奏得让人感动和信服?相比于用技术去吸引观众,我更希望用音乐来打动观众。

  我们常说小提琴要“慢练”,抠音准、抠细节,看似枯燥,其实是最重要的。琴弦始终在理性与感性间游移。在精密准确的基础上,生发不同表达。我每天坚持练几个小时琴,既是技能训练,也是思维和创造力的锻炼。看到一本书、一幅画,或者听到一段音乐,领略到美景,将一触即发的思考融入音乐。我相信,最完美的演奏在下一次。

  记者:今年年初,您与一支流行电音乐队在武汉跨界合作了一场演出。此前,您与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舞蹈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都跨界合作过。您如何看待艺术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吕思清:“界”不是泾渭分明的。我们在许多流行歌曲中,常能听出古典音乐的韵味。对古典音乐家而言,流行音乐的即兴、灵活,也很有启发。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作曲家,通常不写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需要演奏者即兴创作。跨界,何尝不是一条艺术的通途?

  从更广视野看,声音源于自然。音乐和自然的“跨界”,会产生更多“和鸣”。去年年底录制一个节目,我在北京慕田峪长城拉起了小提琴,眼观壮美山河,身感八面来风,那种感觉是在音乐厅无法比拟的。我还曾在室外演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那一刻蝉鸣鸟叫,音乐与自然巧合般融合在一起。

  记者:您说的音乐与自然、与其他艺术的这种美妙的融合,真令人感叹,音乐确是“如歌的行板”,讲究意味无穷。

  吕思清:是的,音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欣赏人生的窗口。每个人都会在音乐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代入自己的故事,放飞自己的想象。

  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对音乐的诠释不断在变化。17岁时,我参加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建立了在舞台上的信心。2000年我的父亲去世和2004年的我大儿子出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音乐对我的意义,已经不是一场音乐会的成功,或是成名得奖。它是一辈子与音乐为伴的心安。现在是,我的大儿子弹钢琴,我和我的小儿子拉小提琴,三个人经常共同完成一首曲子。无数个合奏的瞬间,都让我觉得那样美好,这是音乐带给我的。我更愿意将古典音乐称为“经典音乐”,它的生命力和魅力是无穷的。我享受音乐,更享受与观众一同走进音乐的“旅程”。

  记者:音乐是时光的艺术,需通过传承延伸它的生命力。在“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的音乐会上,您曾与国际小提琴少年组比赛第一名的几位“00后”同台合作,还参与发起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您最想带给他们什么?

  吕思清:对年轻一代而言,比专业技巧更重要的,是艺术思想。我更希望引导他们去思考通过音乐表达什么。我们还需要搭建平台,让年轻人有更多展示机会。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音乐中,一代代人烙下时代的印记,丰富着音乐精神的内涵。我们与音乐丰富着彼此的“乐章”,何其幸运,又何其幸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