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湾畔,焊花飞溅。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站培训车间里,数十个两米见方的蓝色小屋并列排开,忽明忽暗的火光从门口闪出,大家正在紧张备战即将举办的国际焊接技能大赛。
他们的师父戴世超进进出出每个小屋,不时掏出插在左臂口袋上的小钢尺,检查每一道刚刚成型的焊缝。
作为全国技术能手,戴世超从事海洋工程钢结构焊接工作已有22年。他参与的焊接项目总重量超过60个埃菲尔铁塔,带出来的120多名徒弟也大多成为业务骨干。“现在就想着把手艺传给更多人,让大家和我一样,靠技术过上好日子。”
成 才
养家糊口,是戴世超离开日照莒县老家时,父亲给他定下的目标。
1998年,戴世超高考失利,恰好现在的公司在县城招工,他就去应聘,从老家去天津闯荡。“学好了电焊,走到哪儿都有饭吃。”临行前,父亲叮嘱他好好学门手艺。
学手艺,不容易。岗前培训3个月,每天要蹲8个小时马步练焊接不说,还要忍受几百摄氏度的高温烘烤,一天下来,衣服像水洗了一样,“有一次练仰焊,掉下来的铁水把大腿烫出个大疤,那叫一个疼。”戴世超说。但想想父亲的叮嘱,再想想自己的未来,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拿到了人生第一本技能证书——国际焊接资格证,开始正式接触海工装备焊接。
学手艺,有门道。2001年,在参与一座海上采油平台隔水套管的吊耳焊接时,戴世超和一位老师傅同时对称焊接,没多久,就跟不上老师傅的速度了。休息时,戴世超看到对方纹路均匀的漂亮焊缝,忍不住上前讨教。老师傅笑了笑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可言传?”戴世超心里憋着劲钻研起来。上班练,加班练,睡觉都在想操作手法。休息时就泡在图书馆,一点一点地“啃”焊接基础理论等专业知识。
第二年,戴世超第一次参与国外海工项目焊接,在拉筋管点活组对时,背面有一个2毫米的咬边,被业主发现,要求返工。戴世超暗下决心:今后每一道焊口都要力求完美,决不能让人瞧不起。
果然,此后的32道直径406毫米的拉筋管环口焊缝,拍片子100%合格。“那会儿公司正在进行技能比武,每道合格焊口奖励10块钱,一下子得了320元奖励,将近一个月工资呢。”戴世超说,这是他头一次尝到好手艺带来的“甜头”。
就在这一年年底,戴世超的女儿在老家出生。他当时正在南海作业,等到干完工作休假赶回家,女儿已经7个多月大了。看着日思夜想的妻女,他心有歉疚,发誓一定要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成 匠
2006年,得知公司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建厂,戴世超果断报了名——从天津到青岛工作,离老家近一些。到青岛后,戴世超东凑西借,又咬牙贷了18万元,买上新房,把妻子和女儿从老家接过来,结束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团圆是好事,可还贷压力在肩上,家里生活仍然紧巴巴。戴世超更加努力,也更加珍惜这份工作。
由于技术过硬,戴世超被选中参加总公司组织的2009年职业技能大赛,赛前两个月的集中培训,他抓紧机会潜心“闭关修炼”。
每天拿尺子量,按毫米改进……焊缝同高同宽是焊接的最高境界,为了达到这一标准,戴世超反复练习。
“仰焊、平焊、立焊,不同位置需要的电流、电压、焊速等参数都是不一样的,需要结合自己的手法一点点摸索。”戴世超说,“比如施工中电流的焊接参数范围大约70安,我能感受到2安电流的浮动对焊缝成型的影响。”
功夫不负有心人。戴世超在比赛中斩获银奖,同时也是青岛公司的第一名,碰巧的是还赢了当年那位“不可言传”的老师傅。
通过这次比赛,戴世超的技术突飞猛进,他焊过的焊缝,“几乎像绸缎一样光滑”。
2012年对戴世超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凭借在“嘉克杯”大赛中获奖,戴世超被评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成功取得电焊工技师职业资格,他也从社会招聘人员转为了正式职工。
“工资涨了一大截,五险一金都有了。照我看,一门好手艺才是真正的铁饭碗。”戴世超很高兴。有了公积金,还贷压力小了不少,戴世超给家里添置了一辆小汽车。同年,儿子出生,小名甜甜。戴世超说,这是寓意生活幸福甜蜜,“我还要继续努力,技术越精湛收入就越高,一家老小才能过得更好。”
说到做到。这些年,戴世超通过技术改进、工艺创新,取得国家专利6项,为公司节约3000余万元建造成本;主持的“小管径埋弧焊机”项目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提高2倍工作效率……“真正的工匠不会墨守成规,传承中还要大胆创新。”戴世超说。
成 师
“这个填充焊缝宽窄不一,会影响你盖面焊缝的成型。”在技能培训站培训车间里,已是副站长的戴世超正在耐心地指导学徒。
2018年,戴世超调到公司技能培训站担起技能培训工作,他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焊接技艺进行了量化,从焊接理论、操作习惯到技术要领的每一个环节都倾囊相授。
同时,戴世超敢于较真,坚决不做“差不多先生”。在质量管控方面,他开出的处罚单子就有1厘米厚,“曝光台”上不乏他自己的名字。有一次,由于节点预制出现一点偏差,戴世超给两名顶头上司、两名同事以及自己分别开了一张罚单,“罪名”是监控不力。
严师出高徒。戴世超先后指导17人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在“2019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中,他配合指导公司焊工获得5金1银的好成绩。
“这些年,共有17名徒弟转为正式职工,大家的待遇提高了,过得也越来越好。”戴世超说,公司里技工的技能等级每上提一级,每月就多领900元工资。“技术工人需要更多的职业上升通道。我能感觉到,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技术工人的培养,也非常荣幸自己能为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5周年时,戴世超被评为突出贡献人物,如今,他还作为领军型高技能人才,享受当地政府的津贴。
两个孩子已经长大,眼看今年贷款就要全部还清,戴世超两口子正盘算着换一辆新车。一家人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