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0)

人民日报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上海自然博物馆构建多维立体教育体系

拉近时空距离 激发科学热情

本报记者 曹玲娟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3日   第 15 版)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内,一座酷似鹦鹉螺的绿色生态建筑里,常年充盈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里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始建于1956年的上海自然博物馆,2001年并入上海科技馆,成为全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新馆开建伊始,我们就一直秉持科学的精神。朝后看,从时间尺度上回望既往的生态环境,重温发现科学问题的过程;朝前看,站在当代思考未来,科学教育怎么走,以更好地激发好奇心和个性特点。”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介绍,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10个常设展区及4D影院等配套功能区域展示了七大洲的1.1万余件标本模型,其中珍稀物种标本近千件。

  细细看去,每个展柜,都颇有巧思。“秦岭”展柜,49种102件秦岭代表性动物标本,依照其生存海拔高低错落分布在木状树系上,栩栩如生。“青藏高原”展区,凝聚着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毕生的心血。

  挑高空间的“生命长河”展区,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动物汇聚到同一时空,一个个高大伫立的化石或标本,犹如生命长河中的点点浪花。最受瞩目的,当属必须昂首仰望的马门溪龙骨架,这可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震撼之余,参观者还思考着展板上的知识提问,“马门溪龙的长脖子为什么不会折断?”

  “很多展板上有不少问号。这是要告诉大家,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博物馆并不意味着完整答案,而是要激发参观者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激情和欲望。”王小明说。

  科学没有距离。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大家几乎可以“零距离”观赏标本——栏杆尽可能降低,隔离玻璃尽可能减少,展品就在观众的身边。上海自然博物馆也注重用现代技术重构场馆的知识体系,借助新媒体技术,向公众提供自然、科技、艺术多重结合的导览。

  运用增强现实技术,东北虎、风神翼龙、禄丰龙等静止的标本,可以在手机上“复活”;马门溪龙,从骨架变成了原本的模样,还穿梭时空,缓步走回到自己生活的白垩纪……

  位于地下二楼的“探索中心”,是馆内特设的一处教育活动场所,以儿童、青少年、亲子团体等为主要受众群体,覆盖讲座、演示、讨论、对话、观察记录、动手实验等多种形式。在这里,孩子们甚至可以爬进土坑,通过专业的考古仪器,体验化石挖掘过程。

  “现代博物馆就要像孙悟空一样,要能‘七十二变’。我们努力构建面向各类受众、多维立体的教育体系,引导观众探究过去、把握现在、思考未来,培养受众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态度、追根溯源的探索精神。”王小明说,博物馆是研究与时代的结合,“要在变化过程中抓住根本,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最新的技术来发挥博物馆的第一功能——大众化的教育。”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