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0)

人民日报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企在秘鲁运营的水电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管好一个水电站 营造一方新生态

本报驻巴西记者 朱东君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05日   第 03 版)

  秘鲁葱茏的安第斯山东麓,瓦亚加河奔流不息。在瓦努科大区查格亚区附近,有一个巨大的水库。蓄水经一条14公里长的地下隧道引至查格亚水电站转化为电能,输送到秘鲁千家万户。

  查格亚水电站2016年投入运行,是秘鲁第三大水电站,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约占秘鲁全国用电量的7%。2017年,中国三峡集团中标电站的经营权,于2019年正式接手。

  曾参与电站建设的威伯特如今是电站运维经理。通过控制中心的监控系统,他可以监管整个电站的运行。“我们的工程建设、技术和安全保障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威伯特说,查格亚水电站建有一大一小两个电站,小的生态流量电站专为确保大坝与大电站之间河道不断流而建。该电站换上从中国引进的转轮后,“运行比以前更稳定,机组的可靠性大幅提升。”

  中国企业运营管理后,加强了生态环保工作,增加了水库清洁的机械作业,河流下游水质得到显著改善。相关团队的日常工作是清漂水库,将河水冲来的塑料、树枝、水生植物等杂物打捞上岸,再分类、回收和处置。团队负责人布拉斯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清漂工作让消失多年的鱼类重新出现,许多鸟类也经过此地迁徙。如今水库已形成新的生态系统,一派生机盎然。”

  从水库打捞出的有机废物被分拣送至电站的苗圃,形成肥料。电站环保工作主管拉斐尔和同事还负责苗圃内树苗的收集、培育和养护。“树苗长大后,会提升当地的植被覆盖率。目前,我们已培植26种本地树木,还种了一些果树和观赏树木,收益用于资助附近居民。”

  水电站库区散布着23个村落,居住了大约3000名村民,中企员工与他们互动密切。2019年,希格隆邦巴村在水电站帮助下建起一个养鱼场。挖鱼塘、买鱼苗、做培训都由水电站出资完成。村民菲诺门罗是养鱼项目的协调人,“以前我们要吃鱼得去附近市镇买,或去河里钓,既麻烦也满足不了需求。现在我们自己养鱼,自给自足完全不成问题,还能通过卖鱼,大大增加我们的收入。”  

  这个养鱼项目在秘鲁“国家渔业和水产养殖创新计划”评选中获得奖项。有了政府资金支持,水电站又在村里挖建了新鱼塘,并联合当地研究所,开始探索野生鱼苗的养殖,力争打造出一个渔业养殖示范基地。

  “现在,邻近村子的村民都对我们的鱼塘很感兴趣,经常过来观摩、买鱼和钓鱼,都有了建鱼塘的想法。”菲诺门罗说,村民们来来往往,搭乘的都是水电站提供的免费通勤大巴,偏远地区的村民还能得到免费渡船服务。“外出难题解决了,村子间的互动增多了,生产发展的机遇也多起来。”

  (本报里约热内卢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