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0)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从改革创新中育先机开新局(一线视角·大督查在行动)

吴 君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6日   第 08 版)

  为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国务院从10月中下旬开始组织开展第七次大督查。近日,第十一督查组来到深圳进行实地督查。笔者跟随督查组了解到,深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谋划和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至2020年1月底,深圳有商事主体329.8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23.6万户。由于个人破产制度的缺失,这些商事主体如微商、电商、自由职业者等一旦遭遇市场风险,需要以个人名义承担无限债务责任,无法实现从市场有序退出和再生。对此,今年8月26日,深圳市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这是首个对个人破产进行立法的尝试。深圳市委政研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现代破产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给个人创业者解除后顾之忧。抓改革、促创新,深圳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作出重要指示。对深圳而言,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才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深圳的创新既没有清晰的“参照物”,也没有固定的“方程式”,在深圳的文化基因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首要一条。深圳已经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必须激发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努力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必然选择。在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总是改革创新为深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2012年前后,随着传统制造业外迁,深圳经济开始徘徊不前。靠着主动谋划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圳先后将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军工、智能装备五个产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产业,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提质升级。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圳及时主动推出改革创新。早在今年2月3日,福田区就及时出台了防控疫情应急扶持企业政策,从企业房租、生产经营、资金等11个维度给予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到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些无不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开路破局、支撑托举。面对新难题,寻求新突破,只有敢闯敢试才能破除藩篱,只有勇于创造才能稳步向前。

  改革永远在路上,创新没有休止符。不久前,《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发布。落实好这些改革举措,必将激发更多创新成果,孕育无数发展机会。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一定会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

  (作者为本报地方部记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