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人民论坛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当前文化供给的新特征与发展路径

赵庆杰 《 人民论坛 》( 2024年07月31日   第 02 版)

    【摘要】当前文化供给展现出在线供给丰富、文化生态活跃、文化供给个性化、跨界融合的新变革与新特征,这对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出了新要求。但当前文化要素供给领域配置结构不合理、流动不畅通,文化生产供给领域有效供给不足,文化服务供给领域供给不平衡,文化制度供给领域制度不足与制度偏差共存。对此,可以从文化要素、文化生产、文化服务、文化制度等方面提升文化供给的质量,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文化供给  文化要素  文化生产  文化服务  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

    文化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生产(服务)部门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包括文化产品供给、文化服务供给、文化要素供给和文化制度供给等四个方面。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文化供给的新变革与新特征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推动供给侧和消费端深刻变革,一批文化新业态应运而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国家积极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开启了文化产业的新时代,文化供给展现出诸多新变革与新特征。

    一是在线文化供给更加丰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新兴业态推动着文化市场向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在线文化体验,改变传统的线下文化消费模式。网络平台的兴起,推动着文化内容创作、传播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文化供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电子图书、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在线音乐、数字展览等蓬勃发展,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多样化的文化选择。另外,手游、数字藏品等数字化产品的流行,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成为文化产品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方式,小剧场演出、独立音乐、非遗文化等得以借助这些新媒介走入公众视野,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二是文化生态更加活跃。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用户参与和互动成为文化供给的重要特征,网民通过评论、分享、点赞等形式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形成了更加活跃的文化生态。虚拟主播和歌手等虚拟内容创作者在文化领域崭露头角,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形象与观众互动,打破传统文化消费的单向性,增加了用户参与度,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粉丝和支持者。目前,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已逾百亿元,应用领域涵盖教育、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三是文化供给的个性化和定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文化消费方式上,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个性化、多样化日益突出,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文化供给能够根据消费者的喜好、习惯和行为特征,提供更加贴合个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大大提高文化产品的精准传播和营销效果。

    四是跨界融合不断拓宽文化产品的类型和形式。随着不同领域的边界逐渐模糊,文化与科技、旅游、时尚、体育、教育等其他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化供给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形式,正在向跨界融合发展。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加,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文化产品注入新的创意和活力。比如,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如“红色旅游”“乡村民宿”等,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体验,既丰富了旅游产业的内涵,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商业等领域的融合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电影与游戏行业的合作推出衍生游戏,剧本推理游戏等结合文学、游戏等元素的新型文化产品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展现了跨界融合的创新成果。文化IP(知识产权)在跨界拓展方面表现出新的可能性。影视作品、游戏、周边产品等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和开发,为文化IP赋予了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商业空间。目前,中国IP产业规模高达数万亿元,IP授权收入持续增长,IP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

    高质量文化供给面临的挑战

    第一,文化要素供给领域配置不合理、流动不畅通。文化生产要素(以下简称“文化要素”)是进行文化生产所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文化要素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些企业较难获取必要的要素资源、准入许可等。其二,城乡区域间文化要素配置失衡。城乡差异明显,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3.3%,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同时,区域投资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对资本、人才、技术等关键资源的集中吸引,加剧了区域间文化市场竞争力的不均衡发展。与数字化新业态相关的企业几乎都在大城市就是明证。

    文化要素流动不畅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某些领域的市场准入设置不合理,还存在政府直接配置文化要素的做法,降低了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进而导致要素市场体系不健全。其二,个别地方政府推出地方保护的政策,影响了文化要素的自由有序畅通流动,导致文化要素浪费和低效配置。

    第二,文化生产供给领域有效供给不足。我国文化供给体系中有一部分是没有文化需求的无效文化供给,没有文化需求的无效文化供给包括过度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和低质量的文化内容等。过度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往往注重盈利而非文化内涵与质量,使得文化成为一种纯粹的商品而非思想、情感和价值的传播媒介,导致文化产业的资源浪费与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比如,一些MCN机构为了骗取流量谋取利益,频繁地在网上蹭炒热点事件,制造舆论话题,煽动网民对立,制作发布各类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降低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声誉和影响力。当前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能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由于自媒体平台在设计机制时,往往偏重于算法推荐,这导致内容创作者为了迎合算法,大量生产低质、易消费的内容,原创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内容被边缘化,导致整个文化生态的同质化较严重,缺乏多样性和活力。

    第三,文化服务供给领域供给不平衡。文化服务供给城乡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不均衡。财政投入的不均衡性不仅反映在总量上,更在结构和效益上产生了差异。城市地区由于财政收入相对充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为完善,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多样,有效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在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上明显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文化资源稀缺,难以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仅表现在硬件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上,而且在软件服务和管理水平上也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城乡文化服务人才的分配存在不平衡。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很难留住或吸引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文化人才,导致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与之类似,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区域协调发展还不够。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文化建设搞得比较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区域内部的文化供给差异也不容忽视。以东部地区为例,虽然整体文化产业较为发达,但在省际乃至市际之间,文化供给的水平和能力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在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上有所体现,更在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文化市场的成熟度、文化政策的有效性等方面表现出来。同时,各区域之间交流有限,跨区域合作还不多,本地的优势资源难以在区域外产生影响。

    第四,文化制度供给领域制度不足与制度偏差共存。其一,文化立法还不完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大。由于版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立法不够完善,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非法盗用和破坏,制约了文化领域的创意激情和创造活力。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不仅侵害了文化创作者和文化传承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二,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有待加强,市场准入门槛不够明确,导致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不公平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在某些文化产业领域,由于准入门槛设置不合理,导致经济主体参与不均等,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作者难以获取相应的市场份额。这种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限制了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和文化创新的发展。其三,文化资助和扶持政策不够精准,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有效激励与保障机制有待健全。有的地方政府在文化资助和扶持方面,往往重视大型项目和企业,忽视了对民间文化的支持。这种偏向性的扶持策略可能导致文化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利于民间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比如,地方戏曲、民间手工艺、传统节日习俗等,这些文化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而且还是民众情感表达和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在一些地区,民间文化通过社区活动、民间组织的自发传承和地方政府的适当支持,实现了较为有效的保护和发展。例如,南方的龙舟赛、西部的藏族舞蹈、北方的春节剪纸等,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然而,一些基层文艺团体由于经费不足、场地匮乏等问题,难以持续开展文艺活动,不少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艺术或文化因为缺乏扶持而面临消失的风险。

    丰富高质量文化供给的具体路径

    第一,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各要素合理配置、畅通流动。针对文化要素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必须建立一个更完善的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这包括推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市场化配置,快速发展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改革。建议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消除行政性垄断,清除阻碍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条款和做法,进一步减少政府在文化要素直接配置中的角色,确保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和经济主体能够平等地获取文化要素。

    针对文化要素流动不畅通的情况,一是优化户籍政策,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建立相应的流动机制,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二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拓宽文化企业股权融资渠道。三是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四是建立健全数据保护、交换和共享机制,促进数据开放共享,降低数据应用门槛,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融合应用和高效利用,发挥数据在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和个性化服务中的作用。

    第二,扩大有效供给,建立更适应文化需求结构变化的文化供给结构和体系。扩大有效文化供给的关键是创新驱动和需求导向,首先要加强文化产品的创新。文化产品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在技术应用上,要借助现有技术手段,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原创文化产品的版权保护,更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和创新模式。在内容创新上,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等其他行业的融合,整合用户生成内容(UGC)模式,提升用户参与度,有效促进文化产品内容的创新和多样化。在推广方式上,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的力量,通过用户生成内容的形式,让消费者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推广。

    第三,缩小城乡区域文化服务供给差距,推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更加均衡协调。面对文化服务供给城乡不平衡的情况,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针对城乡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的不均衡,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通过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专项资金,优化财政资金的结构和使用效率,加大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输送,拉近城乡之间财政投入上的差距。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财政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农村文化服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财政基础。二是针对城乡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不均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重视农村地区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农村,拓展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提高服务效率。三是针对城乡文化服务人才分配的不平衡,制定一系列人才激励和培养政策,鼓励文化人才向农村流动。致力于培育深耕农村的地方文化人才、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者,以及村落文旅达人和民间文化资产管理人员,激发农村文化活动的内生动力。四是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对公众的普及度和实效性,全面推动城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在打造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上,构筑城乡共享的现代公共文化场域。在公共文化数字化提升方面,重点提升基层乡村的数字化水平,持续弥合城乡数字化差距。在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方面,尽量减少城乡公共文化资源供应的不均衡性,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差距。五是优化城乡文化资源分配,利用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完善城市引领乡村、城乡融合的文化供应体系与机制,促进文化要素在城乡间的互通互流,实现点面结合、优势互补、均衡分布的文化资源供应新局面,加速形成城乡文化供应的平衡发展,实现城乡文化发展的均衡与协调。

    针对文化服务供给的地域不均衡,必须推动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在文化创新领域,需加强区域内的文化供应协同创新,完善合作互助、扶持补偿机制,推动东部地区创新驱动文化供应,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文化供给,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构建一个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融合互动的区域文化供给体系。在文化发展策略上,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推进区域内文化供给协同推进的机制,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互联互通,强化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期达到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文化产业层面,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推进城市群文化一体化进程,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合作平台,增进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共享。

    第四,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供给。加强和完善文化领域的制度建设与供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着力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健全文化法律法规体系,为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要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建立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完善著作权登记、集体管理制度,研究防止版权滥用相关制度。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完善文化市场的基础管理体系,确保文化企业坚守正确方向并担负起社会责任,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坚持并优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建强人才队伍方面,推进新闻机构人事制度的改革,完善岗位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准入和离职机制。在加强规划实施保障方面,制定更精确的政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扶持。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2AKS006)、2023年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研究”(课题编号:BJSZ2023YB32)、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闫烁、祁述裕:《完善“十四五”时期文化经济政策  促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行政管理改革》,2020年第11期。

    ②《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人民日报》,2022年8月17日。